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九十六章 河间(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原产于明国的植物生长,于是便花费不菲的代价从明国进行了引种,并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毫无疑问,这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投资,因为从桐果中能提取出价值很高的工业用油(可用来制造油漆)。

如果说在气候适宜的山茶堡一带开办油桐种植园是着眼于未来的投资的话,那么华夏东岸共和国农业部派员在这里试种茶叶就更是一项超前的投资了农业部的员在经过大量比对后研究发现,本地的气候与中国一些产茶区非常相似,应该可以进行茶树的移栽。

事实上后世阿根廷在1930年从中国引进茶树在本地进行试种,然后很快就获得了成果,原因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环境、气候都和中国产茶区相似,当时米西奥内斯省一度开办了3万公顷的茶园,科连特斯省开办了2700公顷,茶叶总的年产量为8.8万吨,出产的米西奥内斯茶沏出后色味浓郁,很受欢迎并大量出英国,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如今东岸既然已经在本地开始了茶叶的试种,那么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茶叶种植园在本地一定会大有搞,并最终发展成除马黛茶、桐油外的第三大拳产品。

不过如果你认为东岸农业部仅仅是派进行了茶叶的试种的话,那么你就太小看他们了。事实上他们也在本地小规模地展开了咖啡、香蕉、菠萝、早马铃薯、甘蔗、薄荷(提取香)、亚香茅、希麻等作物的育种及研究。后世这些作物都是米西奥内斯省的传统作物,东岸虽然不知道这点,但他们凭直觉觉得经过一定程度的育种改良后,本地应该都能大规模种植这些极具经济价值的作物,从而获取不菲的利润。

而往这里倾注的资源越多,东岸上下也越发觉得这里确实是块宝地(事实上他们觉得整个河间地区都是块宝地),进而打算通过什么手段把这里全占下来这一天似乎也不会太遥远了,相信到了1658年下半年,随着西班牙菲利普国王全面批准东岸投资西班牙殖民地,届时肯定会有大量的东岸光明正大地跨过乌拉圭河,然后打着投资的名义到河间地区圈地殖民,并最终把这里变成东岸的“美索不达米亚”意为富饶的两河之地。

徐仲武、陈嘉二在山茶堡里待了好几天,几乎将手所有的银元、支票都换作了马黛茶,然后便将这些货物一一打包固定到了骡马背上,准备尽快离开此地前往乌拉圭河畔的码没办法,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利润,不能不抓紧。

而就在他们出发的那天,又一队四五百名流亡至东岸的奥斯曼帝国加尼沙里军团士兵携带家属来到了此地。徐仲武隐隐听说,这些奥斯曼在山茶堡稍事休息几天后,就将南下建立一个新定居点新集乡(位于后世波达萨斯南边的阿波斯托莱斯市),因为农业部的专家们在经实地考察后觉得那里可能比山茶堡一带更适合引进的中国绿茶茶树的生长,于是便打算在那里增设一个定居点,以茶树引种和栽培为主。至于说那片土地上的瓜拉尼原住民们怎么办?呵呵,还能怎么办?你觉得那些加尼沙里军团士兵手里的火枪是烧火棍么?又或者你觉得他们都是一帮善男信?(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