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晋闲人

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湖心亭的盲女琴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钱塘风月西湖柳,临堤台榭楼阁春。龙腾小说 Ltxsfb.com

三月花前湖边,苏堤已是杨柳晓风吹拂,春燕呢喃。春里桃红柳绿,游如织。断桥雪落如白练的冬景早已褪去,迎来的是长莺飞,繁花茂盛的良辰美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曲苑荷风,断桥残雪,构成了陈仲卿对这一汪文墨客咏叹千年的清湖第一印象。

这是一个适合踏青的诗意季节。

王孙公子鲜衣怒马,有说有笑的从他身边经过,三月的西湖吸引了不少的大家闺秀在丫鬟的伴随下踏青出游,西湖上文才子乘坐画舫游船,吟诗作对,笙歌千里。倘若某个书生小姐一不小心的眉目传,又是佳话一段。

陈仲卿坐在湖心亭,凭栏攀附,望着那一抹碧绿色的平湖发呆。

有个算命的先生坐在不远处的湖畔,摆着椅,旁边还竖着一道牌子,鬼谷为师管辂为友。逮着就是一副神秘兮兮表对他说这位公子我看你今天印堂发黑……期间算命先生总觉得也想挪步到陈仲卿身边,但是一看到那张要杀的脸,还是放弃了这个心思。

攘攘熙熙,游往来。

一个低拄杖而走的小姐吸引了陈仲卿的目光,她身着浅白色的窄袖襦裙,走得有些轻缓。背后还有淡蓝色的大布囊,或许是所背负之物有些沉重,斜跨胸前的绳带将她所穿着的襦裙拉扯出一道勒痕。

她向湖心亭的方向走来,脚步缓慢,每一步都像是在试探。行至走道一半,陈仲卿终于看清了那张脸,算不得惊艳却是难得一见的清新脱俗,与此同时江南子的小家碧玉也展露无遗。修长纤细的十指青葱随臂摇摆。

直到她和他四目相对,那双毫无生气的眼眸在自己面前展露无遗时,陈仲卿的脸上才露出惊讶的神,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

目盲。

通往湖心亭的曲折小道两边设立了围栏,所以她才敢拄杖缓缓向这里走来。

子听到了陈仲卿的挪动位置时发出的声响,在亭停顿了脚步,柔声的问道,“请问,我可以在这里坐下吗?”

“可以。”

陈仲卿给她让出了一个位置。

“谢过公子。”

温婉的子笑了笑,右手放下了拐杖,弯腰取下棉布行囊,两指捻住了紧系的结扣,轻轻一扯,包裹的棉布顺着滑了下去,露出一把古朴无华的琵琶。

她缓缓的坐下,敛了一下侧裙,摸索出指套戴上。怀里抱着琵琶,两指稍稍拨弄轻弦,发出清脆的声响。弦槽半遮住了那张清秀的脸,若隐若现。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

陈仲卿幼时学过乐器,对琵琶乐器有一定的了解。子出手之后,整个气势就变得尤为不同。按照之前那个什么广陵派传老师的说法,就是有名士之风。

三月西湖凉亭有不少的卖艺子,等待着诗文满腹的墨客或者附庸风雅的俗前来听曲,一首小曲三四文到十几文钱不等,也有一掷千金的王孙公子,听得高兴了愿意一掷千金。不过最赚钱的还是西湖画舫上的艺伎,那里才是鲜衣怒马的富家子弟挥金如土的地方。

可能目盲的子行动不便,所以才会选择烟稀少的湖心亭。

“咳咳……”陈仲卿想开告诉她这里烟稀少不适合弹琴演奏,但是卖艺的目盲琴师似乎误会了什么,她侧过问道,“公子可要听曲?”

“……”

庆幸温婉,说话也柔声细气,“一曲只需十二文钱。”

陈仲卿摸了一下鼻子,既然误会了,也不好拒绝对方的好意,于是问道,“姑娘芳名?”

琴师回答的简洁明了,“宋绾绾。”

宋绾绾。

陈仲卿将她的名字反复的念叨了两遍,然后笑着问道,“你会弹什么?”

“公子想听什么,《霓裳》?《六幺》?还是《阳春》?《白雪》?”

她报出了几个常见的曲名,都是文士子喜欢的曲艺高雅琵琶调。

陈仲卿也不为难对方,随意说道,“就一首《霓裳》吧。”

“好。”

琴师也没有多话,尾音还在耳边萦绕,宋绾绾指弦一搏,丝竹声顿时如同金石崩断,铿锵耳。她低眉信手,指尖在琴弦上不断拨弄续弹,时而轻拢时而慢捻,一抹一挑。开局如同高山流水,音律平缓,丝丝扣。

四五拍节过后,急转直下,声调变得急切躁动。清明将至,原本晴空万里的西湖不知何时乌云密闭,三月艳阳在翻滚如同浓墨的乌云里被拉扯成一线天。伴随着琴声愈演愈急切,如同千军万马奔腾将至。

陈仲卿愣住了,他只记得前世在中央戏曲院某些如臻化境的琵琶泰斗手中,听过这样惊为天的拨弦弹法。

此时琵琶曲调激流直下,一泻千里,钱塘巨奔雷,子凝眉专注,嘈嘈切切,铁骑枪鸣,最后四弦一声,锦缎裂帛。

一曲终,大雨倾盆而下。

伴随弦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