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二十四监

关灯
护眼
第300章 各方之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魏忠贤的为自己和袁可立及时的来了个冤家宜解不宜结,感到庆幸。龙腾小说 Ltxsfb.com这老实在是太得皇上器重了,已经不是自己能够玩的,得罪了的了。所以魏忠贤早早的把自己的儿子杨国栋按的死死的,命令他对袁可立,只可为友不可为敌。

现在回一看,这步棋真是太正确了,现在袁可立更是因这场大捷,风正劲,真兵部尚书孙承宗。以前大家都觉得孙老打仗厉害,前几天更从蒙古归来杀了多少多少蒙古鞑子。但蒙古的含金量又岂是建可比的。再说了,北京的一些商可是说了,那是皇上把孙承宗救出包围圈的,否则老孙都可能晚节不保。所以蒙古的功劳是皇上的,而不是老孙的。

而现在的孙承宗可没有与老友攀比之心,正和徐光启一起喝着小酒,一起为老友的功成名就感到高兴呢。皇上的确是不同凡想,一次次的创造着奇迹,袁可立的重新启用,以及从钱财、权力上的支持都是一个上位者做的相当到位的一件事了。再配合着三千配备了神弩、阻击弩的锦衣卫。这才是此次大捷的根本。兵部虽然也是庆祝这次大捷,但这次胜利和兵部扯不上一点的关系,功劳的分润也没有兵部的一星半点。

徐光启看着皇上如此的魅力、魄力,他的一些理想肯定也会不断的实现,心里对这个求极宫更加的上心了。

田尔耕目前的风也是一时无两,袁可立指挥的这场战斗。这是谁都知道的,但谁打的?锦衣卫啊!三千锦衣卫。记住了,是锦衣卫!!!

这才是田尔耕最希望听到的,锦衣卫现在遍布全国不说,整个厩的卫戍部队,只此一家。没有什么大小相制,皇上养宦官,置净军,这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一群大老爷们跑宫里侍候皇上妃子们生活起居吧。余下的就只有锦衣卫一家,尽心尽责的保卫着皇上。

而且现在锦衣卫已经装备好了屠神弩等高端武器,现在又独立的敌后,搞了一个真正的大捷。这是何等的荣光,因为这场胜利,把所有锦衣卫的气神都提了上来,现也不是简单的报、特务组织了。锦衣卫是保家卫国的支柱。现在奔赴在辽东战惩原战场。谁还敢对锦衣卫说三道是,指手划脚下?

而那些和辽饷扯上关系的大臣官员们,则一个个的前高兴后哭,这是皇上第一次对建出手,完全了撇开了朝廷,自己搞了一个开门红。用建的鲜血,证明了一件事,建不堪一击。那以前辽饷政策的对与错,就可见一斑了,根本就不需要任何话语了。这场大捷就好象是一个疑问。锦衣卫能不伤一对付一倍以上的建,辽饷如此多的钱两。又打了几个建?这钱有用吗?花的值吗?你们对得起老百姓这些年的节衣缩食,勒紧了裤带捐出来的辽饷吗?

北厩里是这样一番景,而宁远城里这几天却是愁云密布,何去何从,成了辽将一个难以取舍的选择难题。

投降?看到了皇上的武力值不断的向上攀升,如若大明真出了一个中兴的皇帝,无论是朱元璋级别的,还是朱棣那样的,有如此战斗力,在配合上征战不断的节节胜利,战士、将士、统帅的素质都节节升高,国力再不断的提升。横扫一个二百万的小部落,真的不是什么难题。大明这巨兽一旦觉醒,那种恐怖力量绝对不是什么都能承受了的。钱有时候是可以砸死的,但千万别把钱弄一个打水漂就可以了。辽将们当然知道这样的道理,每年到手的钱,不足一半,就是最好的明证了。

而且,建那边一位重臣、一个旗主、一个副将,全部遭擒,他们来的目的就是来找辽将商谈投降事宜的,但现在已经全军覆没了,真是黄泥掉进裤档里,不是屎也是屎了。建就是再大度也不会对辽将这些地蛇的嫌疑置若罔闻的,再投降有了这个解不开的结,就算去了,有没有好果子吃?

另一方面,如不投降,这连失这几个军堡和锦州,目前和明皇已经有了代沟,虽然没有撕了脸,但暗战也是已经有了几个回合。而且还要把已经从辽饷中弄到手,甚至是花出去的银子再回到皇上之手,这的的确确太强所难了。钱到手饭到,哪里又有出去的道理。世代相传的辽军都是吃着军饷的,直到老酋反明也被攻占,而后搞的这辽饷,这么多年吃下来,哪个将领不是吃的肥的要命。还回去又是谈得容易?

基于这薪面的考虑,三天了宁远这边都没有做出一个最有妥当的选择。最后在反复衡量之后,辽将们最后倾向于静观其变的观点。反正现在也没降成,丢失的军堡可以再夺回来,光复不就成了吗?等着看两方面的反应。以前线紧张为由,把祖大乐他们叫回来。到时候兵合一处,也有七八万的马。若皇上蒙古节节胜利,甚至轻松胜了蒙古,钱!挨板子就挨板子。以后慢慢想着找补,该低的时候就得低,总不能要钱不要命吧。若战事不顺,甚至是失败了。那主动权就重新又回到自己的手中来了,不恢复辽饷,那就不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想好了这一点,辽将们光复锦州的战斗策略开始了。他们首先是杏山,权当是练兵了,袁可立如此一搞,也的确让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