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二十四监

关灯
护眼
第434章岱海建设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朱由校可不想这些宦官老了之后再次的孤老无依,凄惨而死。更多小说 Ltxsfb.com更何况,以后自己肯定是要把这个宦官制度给灭了的,也不会再有小宦官供他们来教导着一辈传一辈。钱给一次就完了,他们拿着钱,也无法把自己送下了葬,更没办法年年的有来送些钱花花,享受一点的香火。

所以,一些行宫、风景区,这样东西就要开发出来,搞点轻生的旅游业,让他们到老了有个固定的生活来源,有地方养活着,即便是不去那些地方,收的钱也是长久的,完全可以给他们专门组织建一个养老院之类的机构,由健全的给管着,好好的走完这一辈子。

其实这样的机构也有,如兵仗局的佛堂,就是这样的地方,年老的宦官‘退休’以后,倒是可以到佛祖面前享受这众生平等,当个养老的地方。这样的宦官庙虽然在北京有不少,但很可惜,没有身份的宦官,根本是进不去的,更主要的是平时得‘会费’,然后到老了才能有这种资格。这根本是底层的宦官无法享受的。

所以看着代王府,还有那没去过的福王府,越想越觉得是个好试点,年老的宦官并不是许多年之后才会有,而是现在宫里就有一些。于是把这个想法给孙承宗说了。

听的旁边侍候的宦官是一阵阵高兴,宦官图的是什么?割的时候想的是如何的到宫里吃上一碗饭,实在没活路了。慢慢的吃上了饭才想着荣华富贵权力等等。但千军万马独木桥,哪里有这么容易自己就能站在高枝上。若不是皇上把自己这些下层的宦官给救了出来,吃饱饭都成问题。

而皇上做为一国之君,竟然能想着自己这些‘残花败柳’的贱的身后事,这真是积了大德了。

孙承宗在给给净军训练的时候,并不反感宦官,而是相对比较了解他们的喜悲,对他们刻苦耐劳的训练jingshen相当的认同。他们都是生活在宦官底层的可怜,所以对他们还是比较同的。一听皇上如此善政,当然是抚手称颂。特别是当代为大明帝国无论是冲锋陷阵的净军。还是为皇上管理产业的许多。都为了大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都应当有个善终。不过就是怕言官们会提出什么体统了、有失皇室颜面之类的问题。

朱由校一听倒根本不理会,对着孙承宗说:“孙老师,此问题事涉宦官的根本利益,他们肯定会支持的。朕想。若有作梗。恐怕可能会象宗室子弟一样,找他们理论的。”

孙承宗一听这话,看着皇上那的样子。真是一阵的反胃,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能总这样一招来对付士大夫吧,怎么还一招鲜吃遍天不成?太欺负了。

传旨着魏忠贤开始整理个计划章程之类的东西,然后办理此事。

然后就是东西三份光报,一份是秦良玉和卢象升那边传来的,五天的时间,已经投案的竟有五万民之多,他们大都是榆林一战,被打散了的,跑到山老林里躲着,一是被明军的这两支军队的确打怕了,只能被打不能打的仗没几个愿意打。二是十年的苦役,也能忍受的了,以前不知皇上如此的仁德,现在都很后悔这样的行为,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一个上的都为投案了。

看了这则消息,朱由校是相当的欣慰,做了这么多,无论是恩还是威,终于把这帮民给收服了一部分。看来民是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孙承宗也是不断的贺喜着,对皇上的心思他还是看的比较透的。所有的战争,包括对建,皇上都不是最放在心上,唯独对这个军,他是真当心事。如今这一步步的胜利,终于让他有了一个好心

第二个是闫应元的,兵不血仞的收服了准葛尔部,闫应元没做别的,就是一个包围圈,然后把圣旨一宣布,准葛尔连反抗都没反抗,直接的就是遵旨谢恩。把部落里的汉隶放了出来,然后六万受审。

此次解放了一千余汉隶,抄家的有五千匹马,三千牛,三万只羊。苦役三千余

这个不战而屈之兵用的很好,既然愿降,也没有什么化不过的矛盾,比照归化城处理就是。当然不战而降的原因,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归化联军被打的结果。

第三个是袁可立的,已经到了朝鲜的他,当然的从江华岛到的汉江。这次过江华岛没有拦了,求还求不来呢,哪里还会拦着。建在三千锦衣卫的帮助之下,打退了围攻汉阳的建。趁机把光海君推出了前台,因为光海君李珲在江阳城之时,再次瞎着眼带来了明军,而仁君李倧却一早的躲到了江华岛,不顾百姓的死活,高下立判,所以得到了一部分守城官兵、百姓支持,直接攻了庆云宫,并将当时‘西党’李贵、李适、金自点,关押起来,重掌朝鲜汉阳城。江汉岛上的国君仁君李倧则掌握着朝鲜水师,分庭抗争,对峙起来。而此时的建在攻城失败之后,并没有退走,而又在组织着再次进攻。

值得一提的是,攻城主力就是十万辽东将士,祖大寿等,现在已经是平南王。他们这是第一次与大明新军相遇,所以吃了点亏。而现在毛文龙的皮岛给予了第大的支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