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铁血兵王

关灯
护眼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大战落幕(求订阅!)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大战落幕求订阅!)

之铁血兵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大战落幕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经过三天的艰苦谈判,马峥所部终于同华北方面军达成停火协议,内容主要包括军从北平撤兵,将北平及其周边地区安全移给马峥所部,而马峥所部则是要保证四万军以及两万侨民的生命安全。更多小说 Ltxsfb.com

同时双方还规定,待军撤出北平城之后,马峥所部在三内不得进行追击,三后则是各凭本事。但是为了保护北平城的文物和古迹,马峥所部要求军除了必须的武器装备以及弹药之外,严禁携带任何东西,包括文物字画以及工业设备必须全部留在城里。

当然了,为了保证双方都能履行约定,中双方指挥官必须以军的名誉发誓,且登报公开谈判内容。除此之外,双方各留一名高级军官到对方的阵营,以作质。

由于此次谈判是在全国民众的关注下进行的,军大本营也不希望冈村宁次这样一个方面军司令官死在北平,因此在履行约定的时候都很痛快。

11月30军侨民先行撤离,两万余侨民在大约一个大队的步兵的保护下从北平城撤出,前往天津港以及火车站,在那里将会有本的军舰以及武装商船、游等待他们,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则是山东济南。

经过中国方面的连番打击,山东、河南以北军基本上被消灭了,现在还蹿军掌控范围内的地盘只有山东和河南一部了,相对而言,军在山东的势力要比河南强上一些,因此山东便成了本侨民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与此同时,为了显示诚意,在军的监视下,城内的十万居民被放出北平城。

12月3,城里的本侨民全部撤离,而北平城里的居民也被放出四十余万。

本侨民撤离之后,便是军队开始撤离,最先撤离的是第110师团的残部,随即便是第26师团残部。

而在军撤离北平的同时,马峥所部大约一个团的工兵开始进北平城,按照军提供的地图拆解地雷和炸弹。

双方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接,直到12月8接才全部完成,当冈村宁次带着最后一批军撤离北平之后,马峥则是指挥部队进城。

12月9,马峥所部在北平举行盛大的城仪式,向全国陛。

消息一经传出,全国振奋,一时间关于整个华北大反攻的报道整篇整篇的出现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尽管此战没能全歼华北方面军,也没有掉冈村宁次,但是依然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战绩。

经过连篇累牍的报道,马铮、卫立煌、阎锡山、朱老总、彭总刘等的名字一下子变得全国闻名,之前已经是全国有名的抗英雄的马铮现在更是几乎成了战神的代名词,不管是国民政府还是延安方面控制的喉舌,对于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将军几乎全部是赞誉之词。

而光复平津以及河北之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大震,这与美国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规模更大的援华提案很快就放到了罗斯福的书桌上。

八路军的英勇表现不但震惊了美国,更是让世界为之震惊,尤其这一次大战几乎完全是由八路军完成的,所以八路军的名气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当然水涨船也高,马铮的名气再一次响彻全中国,他巨大的个照片更是直接被英美等国的报机关放到了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书桌上,就连一向自傲的斯大林在看完关于马铮的资料后也是大发感慨,称马铮是中国的好布尔什维克,是值得广大的苏联红军战士学习的。

此战也使得马铮这个年轻的将军再一次走了美国总统的眼中,为此,罗斯福特意叮嘱中国远征军总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一定要抽时间去一趟延安,好好考察一下**这个政党,同时派出几个负有特别任务的记者前去中国北方采访一下马峥这个中国将军。

不过这些事暂时和马铮没有任何关系,现在他还有很多烂摊子需要收拾。军已经撤离了平津地区,并且在德州一线建立了防线,看样子是准备和马峥所部在山东进行一场大战。

按照马铮的计划部队是不能停息的,在打下河北以及平津地区之后,部队并不作停留,还要继续南下攻打山东的,百万大军齐聚山东,然后将本鬼子在华北的最后一块地盘拿下,将小鬼子赶下大海喂王八去。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完全打了他的计划,首先是军大批的援军在青岛上岸,第一批就足足四个师团的步兵,甚至于还有一个战车师团,现在整个山东地区已经聚集了军8个步兵师团、4个独立混成旅团和一个战车师团的强大兵力,总数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了。

再加上配合作战的伪军,山东之敌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20万。除此之外,军还有三个师团的兵力已经在东京湾登船,准备运往华北。所以,预计在一个月之内驻山东的军会达到恐怖的25万

加上北上的第十一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