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居一品

关灯
护眼
第七五五章 江湖秋水多(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请阁老行行好,先把这根蚊子腿发了吧。

雷礼被他逗乐了,笑道:一万两都算蚊子腿,那这蚊子莫非腿粗

如象?引得众嗤嗤直笑,徐阶摆手止住笑声,正色对高拱道:

郭部堂管着吏部,全国两京十三省欠俸官员的怒气,都积在他身上,

只要他没意见,本座自然应允。徐阁老把皮球踢给郭朴,让他

们窝里斗去吧。

郭朴虽然跟高拱同盟,但那是在斗争层面上,真要到了政事上,

还是要就事论事,他当即就不答应了,对高拱道:等米下锅的岂止

礼部一家?两京各衙门谁不嗷嗷待哺?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五六个省,更是半年多没有发了——

这不正给那群王八蛋,贪污搜刮到的借吗?说着转向

徐阶道:元辅,就是给地主家扛活,到了年底也不欠工钱,因为东家知道,

不让长工们把年过好了,他们来年会捣蛋,最后吃亏的还是东家。郭朴也不是

省油的灯,不是让我表态吗?那好,把大伙儿的欠俸都发下来,这就是我的态度。

郭部堂话糙理不糙,徐阶仿佛完全听不出高拱话语中的讽刺,缓缓点道:

吏部这边共需多少银子?

知道朝廷不容易,减了又减,省了又省。郭朴道:也要一百七十万两。

这么多——众们部堂大纷纷倒吸冷气道。

这还只是发了九个月的呢。若把历年度积欠的都算上。郭朴生怕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的事给搅黄了,连忙道:四百万两也不够。

正在惊讶唏嘘,那边高拱却忍不住冷冷道:可见大明冗官冗员,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他是做过吏部尚书的,说出这话来然有力。

听高拱又要说怪话,徐阶不可察的皱皱眉,淡淡道:今天只谈预算,不谈别的,若是散漫谈去,三天三夜也谈不完。打住高拱的话,他又对工部尚书雷礼道:雷部堂,你说说工部这边吧?

“工部这边,其实开支更为浩繁,但考虑朝廷的财政,下官已经尽量砍去一些不那么紧急,或者不那么重要的了。”能到尚书的,怎么会有蠢蛋呢?雷礼一上来就声明,自己所说的,都是紧急而重要的,一刀也不砍:“主要有三部分,一个是两宫两大殿工程,一个是玉芝坛工程;还有一个,治理黄河的工程。”

“都需要多少银子?”徐阶其实早看过他们的呈本,但要让各方面达成妥协,只能让大家都听听。

“两宫两观是一百五十万两;玉芝坛七十万两;治理黄河八十万两。”雷礼马上出数字道:“一共是三百万两。”

“怎么这么多钱?”众尚书一下炸了锅,这个问道:“这些宫观已经修了好几年,每年都要花费巨资,怎么就没完没了了?”

“您有所不知,这工程越到尾期,花钱也就越厉害。”雷礼答道:“皇家的气派、帝王的尊贵,全靠‘装潢’二字,看不见的地方还能省一点,看得见的地方,可万万不能省。”

那个问道:“一个玉芝坛为何要花费这么多钱?莫非是黄金打造的不成?”

“修两宫两殿,已经把京城的存余全都耗光了,那些大理石、花岗岩和楠木红木檀木,都是临时从各省征调,走海路抢运进京的。”雷礼道:“七十万两还只是料钱,至于民夫的费用,工部都没写在各陈上,准备从别处想辄呢……”

“那为什么治黄的花费却这么少?”众尚书又问道,他们的常识是,每次治黄都动辄百万,像这次这样仅花费几十万的,还从没出现过。

“嘿,能给朝廷省钱还不好?”雷礼笑骂道:“莫非你们吃了发昏药?”

“能省钱固然好。”高拱代表众提出疑问道:“可河工关系国民安危,万不可一味省钱而偷工减料。”

“高大借我个胆儿也不敢”,雷礼正色道:“是这样的,沈大经略东南时,向工部推荐了一个河工才,我便把他派去河道衙门,结果此确实不凡,竟设计出一套极巧妙的方案,使工程量大减,费用竟省了足足一半。”

“竟有此事?”众大惊讶不已道。

“确实。”这时首辅大开腔道:“那叫潘季驯,老夫还专门询问过他,的确是个难得的才”,说着看看众道:“主动想办法为朝廷减负,才是为国分忧,而不是只知道伸着手要钱。”把众大说得颇不好意思,劲也没华么足了。

~~~~~~~~~~~~~~~~~~~~~~~~~~~~~~~~~~~~~~~

徐阶端起茶盏,轻啜一道:“还有哪家要讨债,继续吧。”

几位大互相看看,最后目光都落在兵部尚书江东身上。江东乃是德高望重的北方儒将,长期在蓟辽、宣大等苦寒之地担任总督,健康状况十分糟糕,所以秋里鞑丯子犯通州,他奉命回京坐镇后,朝廷体恤,让他担任兵部尚书,不再驻守边疆了。

进京后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