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居一品

关灯
护眼
第八八七章 夺情风波(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长文,虽然孝子之哀溢于纸,但请求守制的语气并不十分坚决。明眼一看便知,这是张居正迫于反对派的压力而作出的敷衍……张居正非但没有把话说死,反倒用了大量的篇幅回忆和小皇帝的点点滴滴,并说什么:“臣闻受非常之恩者,宜有非常之报。夫非常者,非常理所能拘也。,然后又说自己哪怕身碎骨也不能报答皇恩于万一,“又何暇顾旁之非议,徇匹夫之小节,而拘拘于常理之内乎”这等于就是在暗示皇上,我可以为你做超越常规的事。但是张居正一个“奔”的字眼都没提,观其奏章大意,还是要求丁忧的。

所以他自认为舆论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这对君臣演起了三留三让的俗套戏,觉着于祖制、于舆论,都可以有了代,下面就该顺理成章的夺了。

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把戏,怎能瞒得过?于是官员们愤怒了,不安了。他们愤怒和不安的根源,其实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中旨!当年壬申政变时,正是六科喊出“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诏,的号用封驳权打回了宫中的命。

现在六年过去了,宫中又开始连连绕过内阁下达中旨!而且是比六年前危害更大的命!六年前那次,只是关系到一个首辅的去留,这次,却是关系到王朝的统治根基!

本朝以孝治天下,不守制就是不孝,不孝子非忠臣,就是不忠不孝之。无论是皇帝还是宰相,要求臣民做到一自己就得先做到十,才能算是以身作则,垂范天下。现在做皇帝的,要不顾纲常强留,做臣子的,更是为了权位恋栈不去。如果这件事真成了,那天下还有谁遵守孝道?连孝道都不遵守的又怎么会遵守臣道?那样都会变成臣贼子,只要有点实力的,就想当皇帝,肯定要天下大的。

这就是士大夫的强悍逻辑!

位于灯市大街的博伦楼,空间轩敝、装修典雅而且价格在高档酒楼里也不算高,因此成为年轻官员聚会的首选。

下朝以后,那些个早就约好了官员们,便在各自衙门换了便服,然后乘小轿往博伦楼汇集。这些大都是万历后的进士,年纪也在三十岁左右正好是商业繁荣、风气开化、社会变、思想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同时,他们又亲历了东南倭,又经过收复河套这一壮我心的伟大胜利因此心中匡时济世的心念,和舍我其谁的气魄是前辈的官员所不具有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批生在嘉靖三十五年以后的年青,虽然历经三朝,却只见到一个整天躲在宫里修道的老皇帝,一个整天躲在宫里采mi的中皇帝,和一个整天躲在宫里读书的小皇帝。所以在他们心里,皇帝就该是躲在宫里享福,把天下给大臣治理的样子。因此对于皇帝这次的“越界行为”这批年轻官员显得尤为反感,更认为自己有义务纠正皇帝的错误,一致君尧舜。他们这次聚会,正是为这个目的而举行。

这会儿,包厢里已经坐满了官员,他们分成好几群,就近发表着看法,但显然还没有正式开始。看正位上空着两把椅子,似乎是在等两个重要物。

没有让他们久等,店伙计便领着两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进来。一看到他们,屋里的都起身,纷纷抱拳笑道:,“梦白、尔瞻,你俩可来晚了。”

这叫梦白和尔瞻的,论年纪比在座众都小,却似乎是众之首。

他俩相视一笑,那个矮一些、面容白皙的“尔瞻,笑道:,“我俩可不是故意来晚的,我们从衙门出来,拐到南石斋去了。”

“南石斋?”众兴趣大增道:,“可是有井么大作见报?”

身材高大的“梦白,笑道:,“正是,尔瞻兄写了篇文章,明天就要在报纸上发表了,他拉着我去南石斋,先要了家几份,让大家先睹为快。”说着便从袖中掏出一摞散着墨香报纸,散发给众阅看。

报纸这玩意儿,在南方问世十年后,终于在万历初年,传到了京城。然而南北文化的巨大不同,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市民识字率的差别,都使在南方红红火火的报纸,在北方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基本上只在北京、太原、济南等几个大城丰有流传,发行量大都很小。

不过所谓“1小只是相对于南方的“大,来说的,事实上除了四书五经这样的教科书,它已经超过任何一种出版物的普及程度了。尤其是士大夫云集的北京城中,足有五种报纸在发行。南石斋印社发发行的“时事报”是五种报纸中发行量最小的,但对于士大夫的影响力却是最大的,因为它刊载的是各种时事评论和政论,有“1卜邸报,之称。却由于其非官方的立场,而更加辛辣火

尔瞻和梦白,正是一对写政论的高手,他们的文章在小邸报上发表,思想ji进又不乏刻,得年轻官员的拥戴,这才年纪轻轻,就俨然成了新锐派的代表。

现在两散给众看的报纸上,便有那“尔瞻兄,部元标,所作的“乞恩守制疏,》,一看就是针对张居正来的。

只见他辛辣的讽刺道:“居正父子异地分睽,音容不接者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