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边军一小兵

关灯
护眼
第507章 排队枪毙(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田地,枯的河水,鼓乐声中,他们队列看起来松散,然隐隐又不失严密,或许短时间内,他们就可聚成整齐森严的大阵。

便是左翼的宣府镇新军,虽然不如靖边军,然行军时也颇为齐整。

“古怪的军队!”

德华多仇恨的同时,对那只军队又不得不佩服,只是如此一来,许多标记要失效了!

他猛地看向身前的火炮,这些重炮,为了保持火力,它们将分为三波,流不断炮击,大部分火炮,重点炮击靖边军的步阵。

此时这些火炮都装填好弹药,大群的乌真哈超炮手,手持矩度、铳规器械,紧张地进行最后的核算调整。因靖边军不按他们的愿望行进,很多火炮,还要再次转移炮

终于,看靖边军密密进三里,德华多吸一气,抢过一个炮兵手中的火绳杆。用生硬的汉语大喝:“目标距离。九百八十步,第一火炮,炮击!”

他点燃面前火炮的引线,立时嘶嘶的火花冒起。

“开炮!”

天鹅声中,大群的汉军炮手咆哮,连石廷柱等,都是一样疯狂叫囔。

霹雳般的炮声大作,呼啸声响起,山岭上大白烟腾起。清国数十门神威大将军重炮,依次向前方出猛烈的火焰,伊家岭之战,这个史书上大书特书的战役,就此打响。

靖边军大阵仍大步行进,他们能否抵挡火炮。双方都在拭目以待。

……

没过脚踝,高高低低的田地上,尽是杂残麦,这一带原本基本都是农田,只是地势原因,田地不能大片聚集,显得碎裂松散。而且田垄众多。

松锦围城开始,明军或是鞑子,将各堡外的麦子都抢收了,然还是有一些残余下来。经年来,这些残麦与野长在一起,己经非常的茂盛,分不清谁是野,谁才是麦苗。

虽说战事起后这些田地都荒废了,不过毕竟是田地,年年都有浇灌收获,加上野众多,踏上前去,仍然松松软软的,只是秋到来,杂枯黄,给以一种萧瑟的感觉。

韩铠徽握着自己的长枪,他刚跳过一道数尺宽的沟壑,那沟壑内的水流差不多涸了,只余内中一些烂泥浑水。

越过沟壑后,他注意与战友保持队列齐整,他们以疏阵而行,每队之间相距一丈八尺,便是每兵之间,相隔同样数尺。

望眼看去,周边尽是连绵不绝的号鼓旌旗,与韩铠徽一样,穿着青灰色的冬衣,戴着帽儿盔的士兵们,向两边长长的蔓延过去,他们行进时,不时露出冬衣内鲜红的长身罩甲,为他们平添了一锐气。

到了,他们盔的内帽,也换上了更为柔软保暖的棉毛巾,大明士卒在盔内都要裹上巾,明中期后,一般统一为湖蓝色的巾,上有巾环,可将额一圈扎住,就如普遍士民的网巾一样。

长长的队列,顺着地势,向前方起伏涌动,韩铠徽向左面看去,甲长赵荣晟,正策在马上,更左面,又有队官孙学圣,然后是别队别总的军士。

本总前方第一层火铳兵之左,是乙总的把总旗,一个悍的旗手,持着一面丈一涛大旗,引领总内将士行进,一个粗壮的鼓手,走在他身旁,用力打着步鼓。

把总黄蔚,领着总部的中军、镇抚、抚慰等官,还有一些护卫等,也是昂然策马大旗之后,千总旗帜,则在四总队列的左翼。

靖边军一部战兵八百,火铳兵与长枪兵各一,此时他们列成的队列,便是火铳兵与长枪兵各四排,长枪兵随在己部火铳兵之后。其中,前三层作战,第四层的火铳兵与长枪兵,分别作为预备队,与伤亡数的补充。

后营与右营的将士,一左一右,总共排为八层,形成左右极长,纵极短的阵列,加上右翼的宣府镇新军同样如此安排,又在行军之中,军阵直往两边蔓延达数里之长,两方似乎看不到边沿。

不过考虑到新军的战斗力,王斗让他们专门留了一营作为预备队。

大军往前行进,因为地势原因,一排排的队列不免有些弯曲,或是某些士卒没有对齐,这也是避免不了,只需大军停止下来,一刻钟之内,他们就可以整顿齐整。

韩铠徽看向左右两边,那边有着余部骑马的甲等军战士,后营与右营各有二部的甲等军,他们皆在各营的前部与左部,此时也是以火铳兵、长枪兵为队,每部分八层行进,各部间离了有十几步。

比起步兵,他们散得更开,速度略快,不过要保持军阵严整,也不能超过太多。大战前曾有官将建议,以甲等军先行,只是这种地势下骑马比步兵快不了多少,众将商议后放弃了。

透过前方,韩铠徽还看到一些火炮,行在军阵前方一、二百步。

这种地形。那些沉重的火炮颇为难行,炮营的炮手不断寻找可供经过之处,遇到难过之地,炮手们则用力鞭打马匹,或是下马力拖拉,所以他们行军没有任何队列可言。

他们周边。有各总部的散兵出列保护。还有一些夜不收,与辎营的投弹兵护卫左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