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边军一小兵

关灯
护眼
第669章 世界前列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铳诫火石铳配合后确是犀利,更近战,可远战,但因为这个套管方式,在铳剑套上后位于铳管上方,把装星都挡住了,使得将士们的瞄准略有不便,最好改进一下。

王斗哦了一声,这个问题他倒没想到,他在后世,也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只看很多燧发枪兵刺刀套上后,都是位于铳管的上方,就随提了提,工匠们,也就按他的意思去打造了。

目前靖边军刺刀的使用方式。便是套筒上有凹槽空隙,然后以准星为卡榫,刺刀套上后一扭,凹槽将准星卡住,如此不会掉落松动,可以很好的配合火器使用。

只是现在想了想,确实准星被挡住,只有后方一个照门,少了准星的瞄准功能,确实略有不便。

……

堂内各将也来了兴趣。他们炬王斗进附近一个靶场。个个拿来火石铳与铳剑观看,果然如此。

韩朝指着铳剑介绍:“末将的意思,是将铳剑套在铳管的左侧,同样以准星为卡榫。但也恢复准星的瞄准能力……目前使用的这批铳剑就算了。往后打制。套筒上的凹槽位置可略略修改一下,对匠工来说,只是轻而易举的小事。”

王斗沉思着。他仔细想想,后世西方的燧发枪,他们使用的刺刀,套管方式到了后期好象也五花八门,不单只是套在铳管上方,也有套在左侧,套在铳管右侧的。

总体来说,他们不是很注意这个问题,这也跟东西方使用火器的思路有关。

西火器比较注重威力,但不追求度,造枪工艺也显得颇为粗糙,特别早期他们火枪,不但没有照门,甚至连准星都没有,所以开铳时,需要得很近。

他们一般瞄准,只靠枪的脊线,瞄个大概就是了,便如后世的汽枪与猎枪一样,还是这种思绪的延续。

当然,西方的燧发枪发展到后期,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一般准星都有了,很多还有了照门,便如英国。同样许多国家燧发枪也仍然没有照门,便如美国

他们刺刀还喜欢安在枪管上方,把准星都挡住了,所以美国排队枪毙时,特别喜欢走得更近,也是因为瞄准方面的原因。

而在东方,火铳一传,准星照门一应俱全,火铳被称为鸟铳,戚继光更言飞鸟可,在度保证上,东方较高。

自己不知不觉被美国影响了,毕竟后世他们影视业最发达,这也证明软实力的重要

高史银倒不以为然,铳剑摆在上面,还是摆在左面,这关系很大吗?

他说道:“这火铳一开的,烟雾缭绕,瞄准什么呢?不若列阵上去,甚至到五十步,三十步内去!再一,什么鞑子流寇,尽数狼奔豕突!有必要搞这么细吗?”

他挥舞自己手臂:“以整齐密集的排列,猛烈的铳火,击梨前一切之敌,展现我靖边军的英勇!”

韩朝微笑道:“老高啊,英勇不代表无谓的伤亡,能打得更准些,不是更好吗?

王斗微微点,虽然依此时的火器加工度,确实很难保证火铳的三点一线,特别在铳兵一开铳后,眼前一片白烟,对瞄准不利,但就算第一打得准些,也不是很好吗?

看着手中的火铳与铳剑,他最后说道:“便依韩兄弟所请,以后铳剑,就套在铳管的左侧。”

……

众将回到大堂内,目前靖边军的火器是让他们满意的,有些小毛病改进下便可,王斗内心也是涌起自豪,目前他麾下的火器,可谓走在世界前列,燧发枪不用说,刺刀同样如此。

王斗很清楚记得,此时欧洲连式刺刀都没有,还要过几年,在西历的1647年,最早刺刀才会出现在法国小城荣涅,英语中刺刀一词,也是来自这个城市的名字。

这种刺刀在枪上,使火枪不能同时发使用,也一直要到1687年,法国才会出现类似靖边军这种刺刀,两年后,法国陆军全部采用它,又几年后,英德两国也采用,在欧洲流行开来。

还有丝绸药包,鹅毛管引线等,一样走在世界前列,特别鹅毛管引线,欧洲要在1697年才使用,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瞄准与装填过程。

不过随后温达兴的禀报,引起王斗的警惕,便是京师与大明各处的传教士,已经注意上了靖边军,特别军中的先进武器,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他们或明或暗的打听着靖边军的一切。

韩朝神凝重,立时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红夷狡诈,要防止他们探得我军机密,泄去外国!”

王斗也淡淡道:“京中传教士诸,虽表现得道貌岸然,但诸位要谨记,不要被他们外表所迷惑,他们是比贼更凶恶的敌,都护府等,均需有一颗防夷之心!”

耶稣会各约在明中进中国,因为传教困难,他们纷纷改换面,学汉语,穿汉服,起汉名,而且偷梁换柱,将他们的主,替换为中国历史上的昊天上帝,还变通为教仍然可以祭拜祖宗,一度迷惑了不少

当然,到清季中国衰落时,神不知鬼不觉,这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