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边军一小兵

关灯
护眼
第767章 倾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眉来眼去,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道。

事后多尔衮通过各种抬旗,余丁补足的方式,补足了八旗满洲、八旗蒙古的旗丁数,还重建了汉八旗等。然多尔衮知道,他们八旗的核心战力,已经比不过锦州大战前了。

好在只要不对上王斗的靖边军,八旗战力在此时东亚还是顶尖的,从他们势如竹的攻掠朝鲜、本也证明这一点。

而且多尔衮又建了八旗朝鲜,八旗本,每八旗旗丁数一万六千,二者相加就有旗丁三万二千。

虽然多尔衮认为这些朝鲜战力难以保证,如八旗本,只有内中的武士才能达到披甲兵标准,大多还是层次最低的步甲,那些朝鲜战力更低了。

不过他们内中的铁炮手还是不错的,他们足轻的“枪衾”战术也有可犬处。

那些朝鲜弓箭手也不错,他们的箭飞快,在轻箭的效率输出上甚至过蒙古

最重要的,这些壮大了旗丁数,现满、蒙、汉、朝、四十旗,兵额数已经达到了十五万

此次国战,关系到清国能否进刃原,甚至国运存亡,所以满清可谓倾国而出。

满、蒙、汉、朝、四十旗中,蒙八旗二万三千六百旗丁,全而出。

汉八旗三万二千旗丁,全而出。

八旗一万六千旗丁,全而出。

鲜八旗一万六千旗丁,全而出。

甚至满八旗六万二千旗丁,亦出丁六万,只余二千旗独守盛京,别处城堡村寨,更只有余峨孺守城。

同时多尔衮还传谕自己铁杆科尔沁部,让他们出动旗二万,内披甲兵五千。

还有外藩蒙古敖汉部、奈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等等,他们都需出兵,而且至少出兵囤数的三分之二,共约有旗痘万,披甲兵三千

如此相加,此次清国共出动旗督兵约十八万

此外还有七万包衣阿哈随军,推运粮辎重,搬理缴获,处理杂事等。

这也是必要的,如有缴获,难道还让那些披甲旗对己推车挑米?

如遇攻城,甚至让他们自己制作盾车,挑土填壕?

此时八旗大多驻防盛京周边,又实行兵民一体制,军械粮也大多自备,征集令下达后,他们汇集飞快。特别那些满蒙旗丁,更几乎家家都有马骡,集结度更快。

只有外藩蒙古各部动作会慢些,他们也将6续在营州、山海关等处汇齐。

还有随军的包衣阿哈们,也会慢慢汇集,在户部承政英额尔岱的统领下向前方运送粮米辎重。

皇太极当朝时,流八旗正规化,也在军中实行了一些粮饷制度,虽然不多,大部分还是自带粮。但考虑到可能要在山海关等处待几个月,多尔衮认为公中有必要出这笔粮,正好从朝鲜、本等蠢来的粮米可派上用场。

而对此次征伐明朝,清国上下个个都信心十足,明国境内,清军唯一惧怕的只有靖边军了,杨国柱、吴三桂等只能说可作为对手,但谈不上惧怕。

至于流寇,虽然势大,但想必战斗力也有限,毕竟听说他们多由投降的明军组成,而明军是什么德,他们大清兵再清楚不过。

更妙的是,流寇的注意力可能还会放到王斗身上,这样自己惧怕的靖边军就被缠住了。

大清兵再无后顾之忧,所以就算这次不能定缎原,至少也可以好好抢一把,好几年了,明国境内想必很肥了。特别几月后就是夏粮收成,又几月后,就是秋粮收获,更多的物资可抢。

八旗虽然没有兵饷,但每次掳获都有分赏,金银财帛,牛羊,茶米油盐,勇敢者还有马匹盔甲赏赐,加上私藏战利品,每次出征各旗都是腰包满满的。

所以此次出征,家家踊跃,各城镇村寨,到处是一派子送父,妻送夫的感画面。

家中囤多的,余丁们也是踊跃参军,心甘愿作为辅兵杂役存在,跟随自己的父兄出战。

他们战后虽没有分赏,但私藏战利品却是潜规则,甚至有盘算多抢几个包衣回来,代替自己耕田种地。

清国上下弥漫着一狂热雀跃的气息,甚至有狂热分子喊道:“南朝将亡,国朝定鼎,就在今!”

二月二十

这几天源源不断的兵马汇集到盛京,特别二十这天,盛京城北的演武场旌旗如海,几乎每隔一刻钟就有一批军马汇集过来。

他们按各旗阵列排列,八旗满洲正黄旗,八旗满洲镶黄旗,八旗满洲正白旗,八旗满洲正蓝旗,八旗满洲镶白旗,八旗满洲正红旗,八旗满洲镶红旗,八旗满洲镶蓝旗。

他们以牛录合为军阵,然后每个牛录又单独列为畜,他们肃然而立,器械良。

他们每个普通的士兵都有盔与镶铁棉甲,个个髹漆的铁盔,汗渍斑斑的对襟泡钉棉甲,乌黑高尖的盔顶红缨飘扬。他们身边都有马匹,有甚至不止一匹,马上长短兵器具备,皆以粗厚沉重为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