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关灯
护眼
第六百一十三章 戒急用忍,苦撑待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报捷,显然是打了大胜仗。否则,便是李华宇胆子再大,也不敢如此造次。

“微臣李华宇恭贺圣主安康:

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臣统大军与辽贼会猎中原,先贼正红旗,后其两白旗,正蓝旗一部幡然悔悟,反戈一击,辽贼已成众叛亲离之势。后虽有附逆贼曹振彦顽抗,然终不敌我威武之师,台湾兵团一战其六阵,夺壕堑两道。后夜虽受偷袭,然贼亦被击退。合计共斩首真鞑千余,附逆贼万余。战果虽不可称大,然亦足以鼓舞军心士气。所奇怪者,唯此战附逆贼骁勇异常,当是畏惧官兵惩处,故不得不拼死耳。然强丑跳梁,终究笑柄,我军士气如虹,当不将其尽灭。”

李华宇的报捷题本在南京城中迅速流传开来。拜报纸之赐,茶馆酒楼之中念诵的题本,和朝堂上大臣们诵读的一般无二。

所差别的便是朝堂上大臣们听到的内容还包括了题本本身附带的夹片。夹片上面详细开列了这次大战的战果和对清军、眼下的明军各自优劣之势的分析检讨。

在这个文件的附件里,李华宇详细的汇报了几次大战的细节,如何招降正蓝旗满洲兵马,让他们阵前起义,令两红旗大败。在对战两白旗多铎部时,如何的台湾兵冒着清军密集的炮火番冲击,连续击清军六阵的过程。

在夹片当中,李华宇几分赞叹几分为自己的部下吹嘘道:“辽贼兵马枪炮火力猛烈枪弹如雨,唯有发起白刃冲锋方可抵消其火力优势。且又有大队附逆官兵为虎作伥,凶焰更胜。”

这还了得?!这段话不但让弘光皇帝朱由崧、首辅马士英、赵之龙、王铎等目瞪呆瞠目结舌,也是让李守汉有些惊诧异常。怎么,什么时候鞑子有这么猛烈的炮火,鞑子们不是以骑为主吗?鞑子不是不懂的火器的好处吗?

不过,在李华宇给李守汉的家书当中,李华宇也是很诚实的向父帅说明了前线的况:“鞑子火器固然凶猛,不过不足为虑,其炮手多是文盲,不通术数之道,不知如何计算炮,唯独凭经验炮,素质与我南粤军相差甚远。其步队以八旗满洲兵马为核心,又有大队附逆官兵为前驱,搏战固然悍不畏死,然结阵而战,我军以一当十。”

家书里对当年李华梅在塔山所使用的战术十分推崇,对双筒短火铳在堑壕战当中的应用更是大加夸赞。信中请父帅督促后方河静几处工场加快生产,“唯马尾手榴弹和后装枪为敌利器。请父帅督令后方尽快转运到此为要。”

幕府众将李华宇的要求整理出来,一边令上海方向火速将囤积的各项物资转运往山东去,一边下文令河静制造、河静重工等几处工场夜开工,制造马尾手榴弹以供前线消耗。

有了这场大捷,南京城中的风波变得无声无息了。虽然没有到元旦正式宣布新政的推行,但是,在各地州府,新政的推行变得没有了什么阻力。当然,査继佐和李华宝为那些有良心有骨气的文准备的静心读书场所已经是满为患。不停的有在里面写就了几千字的检举揭发材料,将自己的同乡、同年、同门检举。之后,这些同乡同门同年们被抓紧来,继续写揭发材料。

这一来,江南士林元气都不能用大伤来形容了。几乎损失殆尽。东林君子们也不得不收拾起爪牙,改旗易帜,投到火热的推行新政活动当中去。更有甚者,比如钱谦益钱探花,更是积极主动的上表弘光皇帝,要求严惩那些闹事者。理由是,国家大敌当前,必须严刑峻法。否则,朝廷威信何在?虽然这个提议被马士英等很敏锐的发觉了他糖衣下包藏的祸心,以多事之秋不能兴起大狱为由,婉言拒绝。但是,他的态度已经昭然若揭了。

同在朝廷上的慷慨陈词义正辞严不同,在私下里,钱探花同心腹知己在一道密议时,却是另外一副嘴脸。

“李华宇所部当年对战辽贼阿泰所部数万悍贼,也未曾落于下风。堪称是南粤军中最锐的部队。如今在他自己发来的捷报当中却也坦诚,居然只能打打附逆贼,对辽贼真伤害轻微。一场大战下来,居然只是斩首附逆贼子万余,真不过百余。算起来,自从辽贼窃据神京以来,李华宇所部不过斩首了辽贼真八百五十一。这比起当年李守汉动辄便是以千论百的斩首真,可是差远了!”

“就是!辽贼两红旗之败,便是因为辽贼正蓝旗所部阵前反正而来。这战功便也不能算是他李华宇所得!”

“探花公,我看,我等不如在皇帝面前请旨,到江北点验李华宇的军功首级!免得这对权臣父子联手,上下欺瞒,杀良冒功或是虚报军功!”

虽然不能与李家父子和马士英等正面抗衡,但是,东林上下众还是很乐意的给李家父子的战绩上找到些麻烦,用蛋里挑骨的标准来给李华宇的军功当中找到一些瑕疵,然后大肆渲染一番,达到给李守汉父子添点恶心的目的。

他们却是选择的遗忘了,当年被他们吹嘘为国之柱石的所谓“南左北李”的那位抗战主力左良玉,打了十多年的仗也未必砍了有八十一颗真颅回来。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