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617

关灯
护眼
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营(昨天是三十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了一些来自南方的明军将领之外就是从京营中选取了,京营将领一直在天子脚下,很多是京中世代将门出身,有一些则是勋贵家族里的分支,比如长子袭爵,次子为将,然后两个门庭分别传下官职爵位,到了这个时候都成了根叶茂的大家族。

京营将领之中不乏这样的世袭职位,包括守备皇城的三卫禁军,旗手卫,府军前卫,锦衣卫。而京营中则是以三大营为主,当然现在更具有实力的是御马监统带的四卫勇营,黄得功就是四卫勇营的参将,并且是有名的能带兵的将领。

和崇祯中后期的形不同,天启年间和崇祯早年的京营其实是还有一定战斗力的,当然不是三大营,而是四卫勇营。

包括第一次的侵,在广渠门是京营兵出击,把按着宣大兵和关宁兵揍的给撵开去了。

眼前黄得功的一番对答,最少还是叫皇帝相当满意,并且颇为认可的。

“你是开原卫?”

“臣其实不是辽镇。”黄得功声音清亮的道:“臣是南直隶灵壁,少年时在脚行谋事,有一次帮着一位贵运货到京师,路上有一些杆子土匪之类,都是臣打退了他们。贵感觉臣是个武夫的料子,所以举荐臣到辽镇当兵,后来转了籍到开原卫,再下来臣才被选进京营里来当兵。”

这么说这黄得功不仅不是将门世家出身,以前还是那种被诟病的脚夫。

天启有一种直觉,眼前这不象是大将之才,但守过关,而且确实对自己和大明忠心耿耿。

因为他的经历是“贵”相助,天启知道那个贵是朝中的文官,后来黄得功在辽镇也是发展的很好,一路上都有一些真正赏识他才,现在又被引在天子驾前,从一个最底层的脚夫到了京营大将,眼前这黄得功的表现也相当明显,知恩感恩,但并没有拍着胸说自己是忠臣良将,天启感觉这样的很靠谱,比起那些只会按着文官提点来奏对的勋臣将门的选要好的多了。

原本给黄得功安排的是宣府左协副将,天启这一瞬间却是改变了主意。

“卿听朕言。”天启郑重的道:“今大同总镇以老迈出缺,朕令汝接此任,卿且勉之!”

不仅是黄得功意外,在场的几个太监和礼部引见员,一个郎中,众都是相当的意外。天启皇帝更换九边将领的动作很大,但目前来说只是换了几个副将和参将,几个边镇的总兵还没有更换。

大家都知道皇帝最想换的就是总兵,其次是总督和巡抚。

文官易得,目前来说更换的总督和巡抚都差不多要就任了,还有几个兵备道的选正在斟酌考虑之中。

最要紧的肯定还是将领,九边的文官主持大局,仗却是要武将去打,没有得力的武将,文官的能力再强也无能为力。

挑选武将因为不打算从西北将门中选,只能在京营和河南,山东,还有少量的辽西将门中选取,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十分痛,要挑选出年富力强,勇于任事,甚至最少在仪表和奏事上合格的选都不是太多。

这一次推出的黄得功其实也不是正经的京营将领,不过在黄得功身后还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将领,正经京营出身,能力也相当出众,在京营中有着很不错名声的游击将军周遇吉。

“卿就是周逢吉?”天启笑意吟吟的看着另一个黑脸的武将,说道:“听说卿为忠厚鲁直,喜练兵,每看兵法,朕赐你兵书数百册,由卿带到任上去看。又听说,卿曾言:各位都是家世良好的纨绔子弟,只怕将来难以征战疆场,平时为什么不勤于练来报效国家,而愧对朝廷发给的俸禄呢?”

周遇吉顿首道:“臣惶恐,确实曾有这样狂妄的话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