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续南明

关灯
护眼
第256章 如山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初五,革左与献营二万北上。更多小说 Ltxsfb.com

他们辰时出发,当是各营骑,红衣斗篷,或戴毡帽,或裹巾,个个杀气腾腾,马上骑术娴熟无比。

他们策马奔驰,最前或三骑,或五骑,众多呼啸在数里、十数里之前,为后方的大军开路,沿路就是阵阵野兽般凄厉的嚎叫。

然后是马兵,这些是“龙骑兵”,很多马术很好,但不会劈砍,仍然不能算骑兵的行列。

张献忠等合兵北上,这些骑马步兵也有三千左右。

当然,他们的坐骑不能与骑相比,有些甚至骑骡或是骑驴。

最后是步兵与厮养,一万四千

浩浩的队伍北上,携带的辎重无数,因为虹县往睢宁小道不好走,推独车都困难,尽肩挑扛,骡驴驮运。

虽张献忠等习惯,到地方抢掠供给粮,但初到一个地方,至少十天的米麦豆料还是要携带的。万一抢不到怎么办,这事不是没有经历过。

二万,内快有一半是马骡畜生,它们平均吃的是三倍多,马一天消耗的粮就是五百石,十天就是五千石。

光挑运这些粮,不知要耗费多少手畜生,还有别的物资,就见运送辎重的马,在小道上蜿蜒了十数里。

张献忠、革里眼等皆在骑位置,身边各色旗号招展一片。

感觉,这路确实不好走,越近睢宁,黄河决带来的影响越大。水塘湖,烂泥沼泽,沙壤地,盐碱地,洼塘地,还有数不胜数的小河大河。小道在内中蜿蜒绕来绕去。

这样的路,马都走得非常疲累,更别说车辆了。

“驴球子,当地的官也不说修一条直往睢宁的官道,真该杀。”

张献忠等都是骂骂咧咧。

总体而言,看着身边前进的洪流,浩的大军,张献忠等还是愉快的。

因路不好走,辎重更拖累速度,天气热了,马也容易疲累。不比官道,沿途会种植柳树,这种小道,树木都没有几颗,除了还是野还是野马在太阳下行军极为辛苦。

张献忠沿路就不但出汗,泡湿了衣衫,更是眉间源源不断出脓,自己拿着白绫拭了一路。

这天他们只走几十里,傍晚酉时堪堪到渭河边,好在河的对岸就是睢宁县。

……

张献忠等都对睢宁县充满好奇与期待,但站在河边上看,却与虹县境内没什么两样。

一样的萧条,除了荒就是废墟,举目看去,似乎就没有看到过任何有烟的痕迹。

渭河不宽,小道上还有廊匾称“许庙桥”的当地小木桥可以过河。哨骑的骑称,他们北面走了十几里,这片村落基本荒废,小寨子没有,大寨子倒有看到几个。

但与虹县境内的圩寨一样,这些大寨子都是地形恶心,有山的建山边,没山的就耸立在烂泥水塘之中,只留下蜿蜒的小泥路出行,显然是本地的豪强土霸。

他们义军过去,基本上态度都非常的冷漠,就是想“借粮”,可能难度都非常大。

除非真金白银,五倍十倍的价格购买。

张献忠等除了皱眉也没有别的办法,对这种大寨子,与闯营一样,他们基本也是不打的。

周边烂泥水塘,挑土去填吗?要填到什么时候?

攻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泥路,恐怕兵马去多少死多少。

特别这些结寨自保的豪强,那都是当地的宗族力量,上下一心,非常的团结,内应这种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对豪强,张献忠等都是无视,当他们不存在。偶尔“借”到点粮,或是用金银向他们购买到一些粮物资。

“难道传言有误,这睢宁县的是穷鬼?”

张献忠等信心有些动摇,不会白跑一趟吧?

当晚就在渭河边扎营,第二天一早,革左与献营大军再次出发。

约走快二十里,哨骑忽然来报,前方官山桥对岸出现官兵的哨骑,张献忠等还隐隐听到火器的声音。

张献忠等剧贼皆是惊讶,他们在骑的簇拥下前往,果然对岸有数十骑哨探奔腾,个个灰毡斗篷棉甲,灰黑一片,与义军这边的骑颇为不同。

特别他们马上用一种火铳,似乎是三眼的,还不需要火绳,己方去,远远的,就被他们火器打翻在地。

他们的骑会劈砍,个个马术非常娴熟,搏杀非常犀利,但却根本近不了那些官兵哨骑的身旁。

都是看来,李定国抱拳道:“孩儿领命。”

他策在马上,身材挺拔,腰间挂着双,左弓右箭,鞍后的筒上还着一杆马槊,就颇为威武,与众不同。

他对众道:“诸位大王,末将以为,对面的官兵定然认为自己火器犀利。虽开有三个,但我义军若是攻打,他们墙后鸟铳或是三眼铳轰,可能未冲到缺处就死伤惨重。就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