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续南明

关灯
护眼
第152章 画卷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有巡检司,也要招一百。”

他乐呵呵道:“上次招乡勇,俺没有招去,这次千的农工,定可以选。”

徐贞娘同样欢喜,相公若能进新安庄,也是她梦寐以求的。

不过她随后迟疑道:“只是若你招进去,家中这十几亩地怎么办?”

曹子贵也有些犹豫,他说道:“若大哥会种,就佃给大哥种,若大哥不种,就抛荒,一年到饭都吃不饱,土里刨食也没劲。”

曹子贵二兄弟,上面还有个大哥,他成亲后就分家了,不过同样住在罗山庄,早些年他还有双亲,不过都早早过逝,这时的寿命都不长。

分家后他有十几亩地,种些冬麦杂粮什么,早年世道不是很的时候还好,勉强可以渡,但这些年匪贼越多,庄子的公费负担越重。

庄子的修葺,庄墙的维护,器械的添加,庄寨的防守,要兴修什么土木,都是要出钱出的。

若遇到土匪“借粮”,也是要公摊的。

还有水旱灾,罗山庄东北面有河,但所有的田地,都不敢离河太近,否则就会被水淹没,除非修水塘,修圩墙。

只是各户区区十几亩,几十亩地,哪能兴建这样的水利?

都是靠天吃饭,收成难说。

也因为离黄河近,经常有泄洪的,每每春夏田地经常被水淹没。

洪水甚至会从徐州方向冲来,有一年全庄的田地都被淹了,那年饿死了好多

这两年洪水少了,但匪贼更多了,特别大的匪贼多,比如焦山匪。

要不是杨相公进驻新安庄,这个年一家三能不能活下去,曹子贵都感觉很难说。

就算现在匪贼没了,一样靠天吃饭,辛辛苦苦一年,同样饥寒迫,曹子贵就对家中十几亩地毫不留恋。

徐贞娘当然也知道这个况,年景好,一亩地收成也就几斗,勉强渡,年景不好,没饿死就不错了,吃糠咽菜只是等闲。

不过她沉思一会,却说道:“若不能佃,也不必全抛荒,现新安庄越多,要的菜蔬多,家就辛苦些,种上一些菜,多养鸭什么,也可多补贴家用。”

她还想起一事:“杨相公要修青石板大路,哪来的石料,新安庄子要开采石场吗?”

曹子贵舒坦的吃着面条,跟儿子一样稀里哗啦的,他含糊不清道:“听说要对外工料,张主管今来庄也说了,杨相公要修的路可长了,以后大部石料都要。”

徐贞娘眼前一亮:“相公你以前不是在徐州采石场做过工?”

曹子贵也是眼前一亮:“若能常年向新安庄贩石料,那可比庄做工强了。”

随后夫妻二目光又黯然下来,那需要的资本可大了,眼下家中刚刚吃饱饭,哪来的银钱做本?

徐贞娘有些不甘心,“罗姐姐”是个健谈的,每次从新安庄回来,总有说不完的话,她在庄中种种见闻,也让徐贞娘长了很多见识,似乎种种奇魅的画卷,副副新颖的天地在眼前打开。

特别新安庄的赵中举,孙招弟在各庄中可是传奇物,子也能做主管,管着一大批,让她非常羡慕。

不过徐贞娘也是实在的,知道主管什么离她太远,那是两个世界,但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小野心。

就是象“罗姐姐”那样,成为一个工,若以后能建个缝作坊,专门向新安庄军服冬衣就更好了。

依她内心的判断,新安庄以后会越来越大,每冬衣夏衣,毡毯被褥,那需要的量是多大?

一个小小的作坊,每年有一批稳定的订单,就足以让家过上优越的生活了。

还有自家相公,若能建一个采石场,那曹家的基业就打下了。

徐贞娘慢慢喝着面汤,最后她与丈夫商议,新安庄的路,不知会怎么修,需要的石料,不知何等样式,亦可先进路工队活,待熟悉内中行后,再作计较。

就在这正月初八,夫妻二议定家中大事,以后的远景规划订单、规划二个词,都是从“罗姐姐”那听来的。

最后就是儿子曹景兴了,他哗哗吃着面,最后满足的放下海碗,摸摸自己肚子,囔囔道:“俺要读书,象刘先生那样,每月的工食银至少一两。”

他想起午时刘老夫子确定会被招募后,原本佝偻的腰杆立时挺得笔直,浑身涌出一气势,那就是读书的气势,跟盲是截然不同的,让他看了好不羡慕。

同时他还想起当大军出剿铜山匪的形,一色壮的汉子,整齐的步伐踏在路上,旌旗猎猎,马蹄隆隆,军鼓响应,让少年的心中涌起阵阵火热,也让他现在矛盾。

他小小心中,很想从军,但又想读书拿高薪,怎么办?

是先读书还是先找机会从军?

少年心中矛盾,他的爹娘却是互视一眼,眼中都现出郑重。

是啊,一定要让兴儿读书,让他读书识字。

特别徐贞娘心中浮现坚定,自己与丈夫都是睁眼瞎,苦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