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发现,周军的队形不再密集,而是散得很开。
李中易意识到,很显然,周军吸取了刚才一拥而上的惨痛教训,采取了有针对
的应对策略。
见郭怀也皱紧了眉
,脸色
沉的想心思,李中易就小声问他:“怎么应对?”
“香帅,刚才是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现在,敌军显然也学到了咱们的
叉
击的方式。守得住倒是没啥问题,可是伤亡就恐怕难以控制了……”
郭怀对于守住大寨还是很有信心的,棱堡是他亲自主持修建的,其中的奥妙除了李中易之外,就是他最清楚。
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点点血本,如果损失太大,将来怎么办?
其实,郭怀读过几年私塾,家道中落后,才没有继续读书。
郭怀可能不太明白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但是,身逢
世,手里有兵的才是大爷,这个从实践中学得的朴素道理,他却极为清楚。
伤亡太大的买卖,不能做啊!
李中易倒没太在意这些,他只是觉得,能够保住小命,顺利的回到成都,就心满意足了。
在蜀国享受着荣华富贵,暗中再和赵老二搭上线,李中易有理由相信,今后的数十年内,他的
子必定会过得很滋润,也很
彩。
争霸天下,风险太大,活得太累,李中易压根就没有这种念
。
说的直白点,他根本就不是那块料子,
呐,就需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将来,如果能够借着慕容延钊的照应,在北宋朝廷里边混个小官做一做,那就更完美了。
李中易不经意的忽然看见,从山下冲上来的敌军,居然已经点燃了火把。
火攻?李中易悚然一惊,打仗的事,他确实一窍不通,可是火攻的巨大危害,在三国演义里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始终铭记于心。
寨墙虽然夹了夯土,木
上尽管也抹了泥浆,可是,如果敌军在木
上浇了灯油再放火焚烧的话,恐怕也难以顶得住。
李中易真急了,他放眼在营中望去,视线掠过寨中一侧,突然发现了一排排的
公车。
嗯哼,有了,老子不会打仗,却会
这个,等着瞧好吧!
李中易吩咐王大虎,他要回大帐,让他帮着脱掉身上很累赘的明光铠。
王大虎早就想带着李中易回大帐了,赶忙和两个牙兵,帮李中易扒掉了明光铠。
李中易摆脱了巨大的负担之后,迈开大步,赶紧走下了寨墙。
这时,周军的大队
马,已经冲了上来,一个个红着眼睛,声嘶力竭的呐喊着奋力向前。
赤膊的高聪却渐渐放缓了脚步,落在了部下们的身后,他虽然勇猛却不是无脑之辈。
振奋士气是必须的,但是,他的命却比手下的任何
,都要值钱的多。
这一次,周军有了防备,弓弩手没有盲目的
,而是在刀盾手的掩护之下,瞄准着寨墙上的箭孔。
只要,蜀军敢露
,他们完全有信心
而杀之。
很快,周军的刀盾兵就冲到了寨墙下边,在他们的身后,是抱着
柴的士兵。
这一次,高聪没有驱赶着民夫来当炮灰,而是用的脚程快的
锐士兵,去架
柴放火。
眼看着一堆堆的
柴和枯枝被架到了寨墙上,郭怀却无法下令弓弩手马上
击。
原因是,周军几乎个个有盾,高高地举起,斜向遮盖住了,猫腰抱柴火的士兵。
换句话说,就算他下令
击,效果也不会很好,反而会白白的
费掉弓弩兵们宝贵的体力。
郭怀自己就是弓手出身,他的体力算是非常
的,也不过能够连续拉十五次满弓罢了。
弩的弦比弓更硬,不仅需要双手上弦,耗费更多的体力,而且
速很慢。一般来说,弓兵
出去十箭,弩手们能够
出去三箭,就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因为这里是临时扎下的大营,盛水的木桶严重不足。即使郭怀把煮饭的大铁锅都调集过来,对于墙外大面积的放火,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更可怕的是,郭怀已经看见周军士兵抱着油坛子冲了上来,泼水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一刻,郭怀后悔莫及,如果棱堡和寨墙都是石
垒起来的,就啥也不怕了!
他虽有丰富的野战经验,可是参加的守城战屈指可数,终于还是留下了足以致命的漏
。
“准备扔滚木,擂石。”郭怀被迫下达了可能令士兵受损严重的守城土办法,继续让周军堆柴火,后果将不堪设想。
“香帅有令,不要妄动,他有办法克敌。”这时,一个李中易身边的牙兵,气春吁吁的奔到郭怀的身旁,传达了李中易的军令。
这是自乡军出兵以来,李中易第一次
预郭怀指挥作战,这就迫使郭怀不得不慎重了。
紧接着,李中易的第二道军令传到郭怀这里,“香帅有令,全体将士撕开一袍服的下摆,违令者斩!”
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