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赘婿

关灯
护眼
第七五二章 缘分你我 一场遇见(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不过立刻就走,也追不上。西夏消化完后,这些或者是西进,或者中原……我希望不是后者。”

一边说话一边走,来到一处墓碑前时,檀儿才拉了拉宁毅的手,宁毅停下来,看了墓碑上的字,将手中的灯笼放在了一边。

这是苏愈的墓。

是两年多以前过世的。

作为檀儿的爷爷,苏家多年以来的主心骨,这位老,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学识。他年轻时,苏家尚是个经营布行的小族,苏家的基础自他父辈而始,其实是在苏愈手中崛起光大的。老曾有五个孩子,两个早夭,剩下的三个孩子,却都才能平庸,至苏愈年迈时,便只好选了年幼聪慧的苏檀儿,作为预备的接班来培养。

这是宁毅敬佩的老,虽然并非秦嗣源、康贤那般惊采绝艳之辈,但确实以他的威严与敦厚,撑起了一个大家族。回想十余年前,最初在这副身体里醒来时,虽然自己并不在乎赘的身份,但若真是苏家刁难无数,自己恐怕也会过得艰难,但最初的那段时间,虽然“知道”这个孙婿只是个学识浅薄的穷书生,老对自己,其实真是颇为照顾的。

自幼读书不多,对于儿孙辈的学识,反而颇为关心,他花大力气建起私塾书院,甚至于让家中第三代第四代的孩子都内启蒙,虽然书院从上到下都显得平庸至极,但这样的努力,确实是一个家族积累的正确途径。

后来宁毅与苏檀儿撑起苏家,老已不再过多管事,梁山灭门案后,苏愈绪低落,将所有的事托出来。宁毅与苏檀儿都明白,老虽然不再管事,却依旧期待着苏家的振兴与飞跃,后来的展或许如他所愿,直到……弑君造反。

很难直到老是如何去看待这些事的。一个贩布的商贾家族,老的眼光纵然出了江宁,恐怕也到不了天下,没有多少直到他如何看待婿的弑君造反,其时老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檀儿考虑到这些事后,还曾向宁毅哭过:“爷爷会死在路上的……”但老顽强地到了吕梁山。

此后几年,老静静看着这一切,从沉默逐渐竟变得认同起来。其时宁毅工作繁忙,能够去看苏愈的时间不多,但每次见面,两必有谈,对于真之祸、小苍河的抵抗,他渐渐觉得自豪起来,对宁毅所做的许多事,他每每提出些自己的问题,又静静地听着,但能够看出来,他自然无法全部理解——他读的书,毕竟不多。

五年前要开始大战,老便随着众南下,辗转何止千里,但在这过程中,他也未曾抱怨,甚至于随行的苏家若有什么不好的言行,他会将叫过来,拿着拐杖便打。他以往觉得苏家有样的无非苏檀儿一个,如今则自豪于苏文定、苏文方、苏文昱、苏雁平等追随宁毅后的成材。

但老的年纪毕竟是太大了,抵达和登之后便失去了行动能力,也变得时而迷糊时而清醒。建朔五年,宁毅抵达和登,老正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与宁毅未再有流,那是他们所见的最后一面。到得建朔六年初春,老的身体状况终于开始恶化,有一天上午,他清醒过来,向众询问小苍河的战况,宁毅等是否凯旋而归,此时西北大战正值最为惨烈的时间段,众不知该说哪些,檀儿、文方赶来后,方才将整个状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

是在这一天过世的,最后的清醒时,他与身边成材的年轻、苏家的孩子都说了几句话,以做勉励,最后要檀儿给宁毅带话时,思绪却已经模糊了,苏檀儿后来也将这些写在了信里捎给了宁毅。

“……我与你父亲……给你们定下婚约,是在一个林子里……你还小,走路,摔一跤……很多都来了,苏家的……宁家的……那时候素云还在,病了很久,打扮了,才出来……林子里、葡萄架,很多……”老的记忆,似乎长久地停留在三十余年前的那座林子了,那是苏家的林子,那时候江宁还平静,还有檀儿的康素云也在世,们都年轻,老回忆了很久,眼中光芒渐消,只在最后握了握檀儿的手,檀儿靠过去时,听见老低声说:“……天下的脊梁……”

那大概是要宁毅做天下的脊梁。

檀儿也写在信里给他捎了过去。

“爷爷走时,应该是很满足的。他以前心里惦记的,大概是家里不能成材,如今文定文方成家又成材,孩子念书也懂事,最后这几年,爷爷其实很高兴。和登的两年,他身体不好,总是叮嘱我,不要跟你说,拼命的不必惦记家里。有几次他跟文方他们说,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他才算是见过了天下,以往带着货走来走去,那都是假的,所以,倒也不用为爷爷伤心。”

他们将几样象征的祭品摆在坟前,夜风轻轻地吹过去,两在坟墓前坐下,看着下方墓碑蔓延的景象。十余年来,老们相继的去了,何止是苏愈。秦嗣源、钱希文、康贤……逐渐苍老的离去了,不该离去的年轻也大批大批地离去。宁毅牵着檀儿的手,抬了抬又放下。

“五六年前,还没打起来的时候,我去青木寨,跟爷爷聊天。爷爷说,他其实不怎么会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