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一节 辽东人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很多。自己直接向他汇报太过赤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不打给邬德,而是打给李梅。她是这次易的直接负责领导,而且对这桩易的兴趣也很大,她一定会和邬德沟通,拿出新得方案来挽救这笔易。

从业务角度来说这样处理合乎程序,抓不到毛病。

然而她的电话却关机了。李梅年近六十,睡眠很浅,不会开着手机睡觉的――除非有通知关照这样做。

他立刻关照把报告密封之后放到收发室。信封上写得是抄送商业部李梅。

“急件!”他盖了一个章给办事员,“限明天早7点送达!”

乌佛这时候还不知道,当天傍晚李洛由已经明确向刘三表示了不打算购买炮厂的装备,而企划院也已经撤销了订单。

李洛由听了韩师爷一番话之后他悚然发现他一直没有很好考虑过:官府和澳洲的关系到底未来会怎么样?

官府现在是默认他们的存在,可不会永远默认。李洛由太了解官府和抱着发财的目的来大明的各路欧洲之间的关系了。欧洲总是期望在中国沿海占据个据点长期就近做生意,地方官府一开始不闻不问,等事闹大了,地方上再也掩盖不住了,就得发兵驱赶了。

一般来说,到现在为止,除了葡萄牙之外,还没有哪一外国能够长久盘踞沿海一地的。荷兰虽然说在台湾占据了一地,到底也是被赶出了澎湖。

这个疙瘩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盘绕不去。让他很伤了一番脑筋。他决定,在澳洲和官府的关系明朗化之前,自己还是尽量少掺和――澳洲大不了一走了之,他可是拖家带的,想跑也跑不了。

最终他决定,自己不用这么着急的忠报国,免得到时候打起了自己成了“澳洲爪牙”、“商”之类物,不免又要大大的孝敬一番广东官府上下才能过关了。

刘三知道买卖吹了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随后他看到了韩师爷那张无比平静的面孔――上面什么表也没有,但是刘三却感觉他在笑话他。

他不知道是否应该把韩师爷来拜访向他索取贿赂被拒绝的事写进报告。他有种感觉,写了这份报告很可能会成为易失败的替罪羊。

当天他没有及时的向上面汇报索贿的况,如果要追究责任的话,他显然就是第一责任了――尽管穿越集团里不会有同意这种贿赂。

刘三心顿时变得很糟糕,考虑再三,他决定在报告里略去这个部分,只写韩师爷来拜访,要求他降价的报告。不能降价是上面的指示,他是忠实的执行得了。反正索贿这种事,韩师爷自己是不会说出来的。

李洛由的军火买卖虽然没做成,但是双方对这次易总体还算满意。一方面钱总是多多益善,另外一方面,得到了两条供货渠道。李洛由的供货价比高举和黄顺隆都要便宜些。特别是大宗货物。

最要紧的是,李洛由已经同意,只要他们需要,他可以安排他们前往江南,并且提供必要的协助。

不过,这种协助只能是暗中进行,不能放在明面上。

至于京师,暂时不便去,至于理由,李洛由很明白的告诉他们:穿越众的音太奇怪。

“最好把这音改改。贵众说得话语,倒似有辽东音,在京师未免太过惹注意。”京师逻查的番子甚多,什么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汇报到东厂去,万一被哪个没事的番子拿问了去,他可担不起这个风险。

至于去辽东,李洛由表示若是去看看做做生意倒无不可,但是要常驻他担不起这个责任。

“鞑子地面上汉子很难过!连范文程这样给鞑子立下大功的伪大学士也差点因为是汉就被老鞑子宰了。你们这样惹注意,绝对呆不下去。”

说道辽东的汉处境,李洛由不免又是长吁短叹,说了一番辽东汉的苦楚,最后又说到去年关大掠,从关内又掠去了十多万男,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存活。

“将帅无能,百姓遭罪!百姓吃糠咽菜卖儿卖缴得皇粮国税,养活得竟然是如此一帮废物饭桶!”李洛由这会对袁督师已经从崇敬变得痛恨了。言辞之中咒骂不已。刘三想不管袁崇焕到底是不是死得冤,起码当时的舆论对他极度不利是肯定的了。

“……鞑子根本没有粮食养活这许多!”李洛由激愤道,“老鞑子活着的时候,粮食不够吃,脆杀汉减丁。黄台吉当了伪罕,算是对汉网开一面,不过粮食还是不够――”

粮食不够,便向关内开出了高价收购,一石米愿意出十两甚至十几两,比中原贵出几倍的行。派不上用处的儿童就直接卖到蒙古去换取牛羊。

他有切身之痛,又长期在辽东行商,辽东汉和俘虏的惨状是亲眼目睹而又无能为力的,说起来极是沉痛。

李洛由宣泄了一番,想到自己是在临高,和一群海外之谈这些做什么,他们根本就不是大明的臣民。当即不再说下去。拱手道:“失态了,见谅!见谅!”

想到既然鞑子因为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