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九十四节 下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的风险是成正比的。对方肯付出如此大一笔数目的“好处”,看来弓箭上牵扯到的数字不会是小数目。

万一要是给首长们知道了,他的心一阵颤抖,似乎在告诉他:首长们把他提拔起来,让他位居要职,自己这样做无异于背叛……

朴德欢的脸色在微弱的有灯火下不时的变换着,犹如鬼魅一般。良久,他把银子包了起来,想了想,又重新用原先的绸巾分成两包包好,外面又用布裹着,塞不用的火炕的里。

盘点弓箭库存,登记弓箭铺子的工作很快就展开了,没多久,朴德欢就呈了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冯宗泽看了之后觉得很满意,命令各处弓箭作坊即恢复工作。

冯宗泽原本打算将原先属于监营的弓箭作坊改为国营,但是考虑再三觉得这样会让军管会背上很大的包袱:一旦变成了国营,自己就得任命管理员。自己和手下的归化民都没有管理此类企业的经验,必然会造成很大的费和混。而且作坊里活的工匠、原官婢也等于立马变成了“财政供养员”。这即无必要又很费资源。

所以最终他决定将监营属下的弓箭作坊外包出去,由当地的弓箭铺子来承包生产。由军管会下达订单,各家铺子生产出来的弓箭由军管会验收合格之后收购。至于原材料,由弓箭铺自行在市场上解决,军管会酌将缴获的一部分原材料拿到市场上销售。

这样避免了一开始牵扯太多的管理力。只要把好收获这一关就可以了。毕竟他们在济州岛的主要目的是转运难民,而不是搞社会主义改造。

为了改进质量,冯宗泽将岛上的制弓材料样本和若成品用运输船送回临高,要技术员改进下设计和材料配比,制造出更廉价更好用的弓箭来。如果可能的话,连生产工艺也改进一下。当然,也顺便让工业部门看看这些制弓箭的材料里有没有临高工业体系里需要的原料。

弓箭作坊的承包工作在朴德欢的介绍推荐下,外包给了本地最大的弓箭铺子“鸣镝庄”,实际也是金老爷的弓箭铺子。

这么一来,弓箭这买卖从原料到制成品等于是全部落到了金万镒的手中。朴德欢又一次获得了“谢礼”。

这次他在房很放得开了,吃喝之后欣欣然的随着赵尹去春风一度了,第二天又毫不客气的上了李万姬。

黄云宇对朴德欢更是加意奉承。不但他在房的花销全免,还介绍了一所宅院卖他――朴德欢花了很少的一点钱,卖家虽然不是黄云宇,但是各自心中都是心知肚明。里面已经布置好了各种在本地很难买到的来自本土的生活用品――有的还是从大明贩运来得。

为了摆谱,又雇佣了几个仆。朴德欢是当过少爷的,一下子倒也摆出了颇有门第的派

搬家当天,许多都送了贺礼,赵明贵还特意送来了平里只有官吏们富户才能享用的一整只牛腿。唯一令朴德欢遗憾的是,“首长”们没有任何表示。不过首长们向来如此,对手下所有的本地“官吏”都不假以颜色,也从不理睬他们的私事。所以他倒也并未因此不安。

庆贺乔迁的宴席上,朴德欢喝得酩酊大醉,失态的当众痛哭起来。生难得得意几回――何况他这个跌到底,失意落魄十几年的。现在他终于又混得像个模样了,重整家业也是指可待。

就在朴德欢喝得又哭又笑的同时,一队船只缓缓的驶了朝天浦。

在当时济州岛的所有港中,朝天浦是条件最好的,因而与朝鲜本土往来的船只,基本都在此地进出。这里除了屯军之外,亦设有馆驿,有小小的市集。类似一座小型的港城镇。

济州岛d之后,这里顺理成章的成为济州岛前委控制的主要港。(未完待续)rq!~!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