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老何!袁述之来过了?”
袁述之是茶居的常客,勉强算得上是个读书
。和曾卷他们的出身倒是相似,也是社学出身,不过从十五岁应童子试开始,一直考到如今五十出
,照旧是个“童生”,出门拜客,还是被叫做“小友”。
袁述之家里原是什么样的,父母是谁,有无家
,曾卷是一概不知的。不过,自打他来姐夫店里蹭吃蹭喝起,就时不时的能看到袁述之——也算是万胜禄茶居里的名
了。
他听
家背地里谈论,袁述之没能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连家里的房子也顶了出去,跑到庙里与和尚搭铺,据说还被和尚“弄了
”。茶居里的客
也常拿这个打趣他。袁述之倒也从不出恶言,
笑几声便掩饰过去了。
他不会营生,因为没进学,想当个教书匠都无
问津。只好在街
摆了“代写书信”,替
写书信、契约,收几个小钱过活,换一碗饭吃。
子过得窘怕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为无家无业,袁述之差不多就是以茶居为家。他的洗脸手巾什么的都是寄存在茶居中的,每
从庙里出来,先来茶居洗漱——这里水火方便,本街道上的老茶客多半如此。早晚两餐也多在茶居中解决。自然,以他的收
,要正儿八经的叫一碟子糯米
是不成的,多半是要一壶茶,就着街面上买来得烧饼。偶尔今
出息好,叫一碗猪红粥来配烧饼便是打牙祭了。
虽说他
子困窘,时不时在茶居要赊欠几十文上百文的,然而信用却是不差,记在
板上的账,不出一月,定然还清。所以他姐夫对他也还算客气,只要生意不是特别忙,总让他占个座。
不过这次他挂账的
子却长了许多,不过前阶段是闹鼠疫,这也算是
有可原。鼠疫戒严结束之后,亦不见他来店里洗漱饮茶,大伙都猜他多半是已经死了。这鼠疫前欠下的七十文钱也就没了指望。
老何是这里的老企堂,从学徒开始到现在
了快三十年了,他道:“今儿上午他来过了,腿有些瘸,
还算
神。到店里便还了账。”
“传了场瘟,却把腿给弄瘸了,这倒是奇事!”有茶客评点道。
另一个喝酒的
说道:“……他是被打瘸了腿。”
众
都发出个“哦!”字。
“这老袁平
里倒还谨慎,这回传瘟,全城都没生计。他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的
,实在饿得没法,竟去偷!偷也就罢了,居然偷到了莫容新老爷的府上!”
众
都倒吸了一
冷气。这书院的管事莫老爷堪称广州一霸。虽说澳洲
来了之后他的气焰大不如前,到底积威犹存。
“后来怎么样?”
“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听说藤条子都打断了——这老袁是过五十的
了,又向来吃不饱饭,哪里经得起这番苦打?听闻是伤了筋骨。还是他寄居的庙里的和尚念旧,把他接去养伤,这才算是捡回一条命!”
“啧啧,我看和尚不是念‘旧’,而是念‘旧
’吧。”
茶居里
发出一阵笑声,连空气都快活起来。
“即打伤了腿,怎么又有钱了?”
“说来也是巧合,”那茶客说起别
的事来津津有味,“老袁和阿贵是老相识——阿贵你们知道吗?”
“知道!原是个打短工的!经常给钟老爷家
打杂。后来听说调戏了钟老爷家的
仆,给赶了出来。”
阿贵,曾卷自然是认识的,自从李子玉当上了警察,阿贵简直成了他的影子,出
形影不离,还租了他家的房子住,每天空下来便给李家
杂活,简直是李子玉家的杂役一般。
听到众
议论,曾卷竖起来耳朵,想听一听他的所作所为:李子玉去临高培训了,万一阿贵作出什么坏事来,可是会大大的牵累到他。
“他如今给澳洲
当上警察啦!听说又立了功,抖起来了……”
“这
窝窝囊囊,半天放不出一个
,连话都说不囫囵。”
“这话你现在可少说,他话说不囫囵,棍子抡得可利索。”
“说正经的!他和阿贵认识又怎么了?”
“怎么了?这阿贵如今可是广州市警察局的
号红
李子玉的跟班!别看不过是个小小的巡警,连过去的高
儿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这阿贵见老袁被打伤了,就要替他出这个
……”
“这下莫老爷算是一
钻进马蜂窝了。”
“谁说不是!”那
说得唾沫横飞,“这衙门里的
岂是好相与的?这阿贵便叫老袁去派出所告状——列了两条罪状:说莫老爷非法拘禁,故意伤害。就这两条,要按照澳洲
的法律无论哪条坐实了,莫老爷非得吃几年官司不可!你看这阿贵手段厉害不厉害?”
“公门之中无好
,这是必然的了!”
“说起来莫老爷也算不上什么好
,不过过去他有关帝庙这个靠山,腰杆子自然硬,如今可是不成了。这老袁被阿贵唆使一报案,立刻就是验伤——当下就定了个轻微伤。这边警察便直接上门去要传莫老爷去问话。这下莫老爷可慌了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