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节 战斗部署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抗,杨增并不害怕――他算是伏波军的老了,凶险的仗也打过几次,但是每次都是有惊无险。虽然当连排长的时候有几次战斗中负伤的经历,但是总得来说都没有千钧一发到要做好必死觉悟的时候。

要说有什么放心不下,那就是刚刚新婚一年不到的新婚妻子。他妻子是在政治处组织的军官相亲会上,由“组织”帮忙介绍的。

说是“介绍”,实际和指定差不多。孩子是芳地的初级教师,都是元老院体系下的“公家”,若说出身呢,杨增是产农民,他老婆则是从江西逃难来的流民家庭出身,都是一穷二白。堪称门当户对。

杨增并不是很喜欢元老院体系下的“部”们,尤其是芳地出身的――他觉得她们太聒噪,太会花钱,经常在街上哈哈大笑,一点没有的样子。关键是,按照他的看法,这些孩子都“太好看”、“太活泼”。自己作为军官,常年在营房里过活,时不时还要带着部队去拉练、野营和演习――杨增见多了不少官兵婚姻的问题,不能不有所顾忌。

他在相亲会上专门看模样普通,穿着土气,说话木呐的。最后就看上了这个不起眼的初级教师。

杨增和他老婆都是无家无眷的“独户”,在本地也没有亲戚。自然不用大大办――这也和首长们提倡的“节俭办事”有关,作为公职员自然要做榜样。所以只是请部队和学校里亲近的朋友同事吃了一顿饭,领了证就算是成婚了。

婚后部处发了他一笔安家费,用作首付买了套房子――虽然部队里给已婚军官提供单身宿舍,但是这总是在兵营里,总得在外面自己安了一个家。

出征的时候老婆已经怀孕,作为教师工资已经够养家,加上杨增的工资在打仗的时候也用不着。不论是付房贷还是生活开支都很宽裕。

按照政治处的规定,出发前杨增照例留下遗书做好家事安排。杨增也没当回事,无非叮嘱老婆不用在意自己牺牲,主要是好好照顾肚里的孩子,“把孩子抚养成,继承杨家的香火”,将来若是有“合适本分的老实”也不妨“再醮”。写到这里的时候杨增觉得有点吃了苍蝇的腻味感,不过元老院最恨寡守节,这遗书是要统一上政治处的――他是不敢提“守节”二字的。

不过他倒是不太担心自己会牺牲,真要运气不济死了,老婆孩子是“烈属”,自然有元老院来照顾他们。除了老婆将来多半会改嫁让他有些不甘之外,其他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最好还是好好的活着。他杨增还等着当开国功臣,封妻荫子呢。

20分钟后,第8营抵达了预定高度,再前进就会露在守山明军的视野之中,于是第8营就地俯卧,稍事修整。而此时,工会兵们已经用压缩黑窑在山坡上炸开了几个缺作为挖掘通壕的起点,民夫们歇息了十分钟之后开始了运送土方的作业。工兵们呈跪姿在已被炸药炸松的山坡开出一条可供两并行、一高的坑道,挖出的泥土除了一部分垒高壕沟两侧胸墙外,其余由民夫们运走。

而随着工兵的推进,轻步兵沿着壕沟紧随其后,一部分在战壕外,利用丛掩护缓缓近,黑的枪对准前方,屏气凝神,眼睛在搜索是否有敌,好让他们给敌送一发发弹。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11节

-------------------------------

临高启明的实体书第一卷现已开始接受预定!请关注临高启明的微信公众号

(目前只在微店渠道预售!,无淘宝销售。敬请注意!)

=============================

公众号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书迷根据地

吹牛者的消息版;

介绍梳理重要物、事件信息;

展示临高社区风采,优秀同和资料作品巡展;

不定期组织元老们线上或线下的聚会;

In a word,Senatus Populusque Magnu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ltxs52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ltxs520.com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