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不停地向北行驶,把偌大的西湖抛在了身后,大约下午四点钟左右,也就是正申时,三辆牛车和步行的来德一起来到了钱唐江南岸的枫林渡
,钱唐县在江之北岸,陈
之一行要渡江。龙腾小说 ltxs520.com
这渡
有两条渡船,一大一小,大船长约六丈,可渡车马,小船不过三丈,一次能渡十来个
。
现在,这两条船都在北岸,两岸相隔三、四里,船要过来还要等好一会。
牛车上的
都下来歇息,宗之和润儿刚才都在车上小睡了一会,这时揉着眼睛问:“到了吗,丑叔?”
陈
之笑道:“还早呢,还要坐船。”
宗之和润儿都
坐船,一年也就这一回,闻言
神大振,一起学着丁府两个佃客那样朝对岸招手:“船来——船来——”
这地方既然叫做枫林渡
,自然是因为枫树很多的缘故,不但枫树多,而且都是根
叶茂的大枫树,高达数丈,三尖两刃刀一般的细柄叶子很容易翻动,一点点微风就摇曳不定,发出“沙沙”的声响,枫树,风树也。
此时初夏,枫叶未红,只有细碎的小花星星点点的红。
岸边还有一株曲柳,树
扭曲成奇怪的“之”字形,横欹的那截树
表皮光滑,想必是经常有等待渡江的
在此倚靠眺望。
眼看渡船一时过不来,陈
之便去来福的牛车里取出那支紫竹箫,背倚曲柳,面朝大江,呜呜吹奏起来。
小婵和青枝都睁大眼睛道:“
之小郎君何时会吹竖笛了?竟还吹得这么好!”
这一段江面水流平缓,因此渡
选在这里,下游不远处临近南岸还有一个小洲,洲上又有池,池中遍生乌菱,
绿色的叶片映着斜阳,竟是一片鲜艳的紫,当地
就称之为紫菱洲。
陈
之想起电视剧《红楼梦》里面有支曲子叫《紫菱洲歌》,王立平作曲的,富有古典韵味,没有特别的高低音,适合
箫吹奏,他前世旅途中经常吹这支曲子,当下手指伸缩按捺,吹奏起惆怅感伤的《紫菱洲歌》——
江水汩汩奔流,斜阳铺水,金蛇狂舞,一条华丽的乌篷船顺流而下,却在江心横过船
,朝这边渡
划来,离岸五丈用长篙泊住,就停在那里,船
伫立着两个
,一
戴缣巾,身穿白绢单襦,年约三十左右,眉清目细,风神俊朗,身左一
五十来岁,个子略矮,梳角髻,颊边
圆,凤目斜挑,大袖飘飘,也是极具风度,二
都在默默看着江岸那斜倚曲柳的美少年,侧耳倾听少年吹奏出的竖笛声,沉浸其中。
这时,陈
之一曲已终,正要将箫收
布囊,却听船上那个年约三十的士
扬声道:“且稍待,我有一支柯亭笛相赠。”
乌篷船停靠到渡
,那士
也不下船,就在船
递下一个细长青布囊,问:“曲子何名?”
若按当时礼仪,这士
是有些突兀无礼的,但他的言谈风度却丝毫不让
感到唐突,只觉其毫不做作,洒脱自然,这就是魏晋风度吗?
陈
之接过布囊,也不道谢,答道:“曲名《忆故
》。”然后缓缓抽出囊中长箫,
手沉甸甸,比一般竹箫重,箫身呈青绿色,纹理细密顺直,似乎是刚斫下的竹子制成的,尚有绿竹清气,曲指在箫身一叩,音色硿硿然。
“可知柯亭笛之来历?”发问的是那个五十来岁、梳角髻的老士
。
陈
之道:“焦尾琴、柯亭笛,蔡中郎雅事,如何不知?”
身材微胖的老士
与那赠笛的士
相视呵呵而笑。
陈
之道:“既蒙赠笛,请以一曲为报。”说罢,就用这支柯亭竹制成的
箫试了试音,吹奏起来,曲调回旋往复,似
、似伤感,有悠悠不尽、
可玩味的意境。

和感伤是魏晋
的一种普遍心绪,这是一种生命觉醒的感伤,是对亲
、友
转瞬即逝的感伤,陈
之吹奏的这支曲子可谓直
晋
心灵。
一曲奏罢,船
两个士
怅怅不语,良久,那赠笛士
道:“此曲更妙,敢问曲名?”
陈
之道:“《红豆曲》。”
士
又问:“何
所制?”
陈
之微笑道:“足下食
蛋,觉其味美,难道还追问是哪只
所生的吗?”
士
大笑,即命舟子解缆而去。
乌篷船顺水,转眼就离渡
数十丈,赠笛士
回望岸边的美少年,对那个老士
感慨道:“此子风仪谈吐,只有当年的王逸少、谢安石可比,全兄有这样的同乡,可谓与有荣焉。”
被称作全兄的老士
道:“我亦不知此子何
,钱唐士族若有这样出色的子弟我岂会不知!”
赠笛士
长眉一挑,说道:“难道并非士族子弟,而是庶族寒门?那就太可惜了!”目视滔滔江水,沉默半晌,又道:“全兄乃散骑常侍兼司徒府访问,有访察乡闾遗才之责,若有机缘,这少年你或可奖掖一二,昔
大司马陶侃也是出身寒门,全兄莫要轻视这少年。”
姓全的老士
笑道:“我知野王兄不拘门第、
才如命,世间独一无二的柯亭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