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宋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四十一章 淆乱的天下(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比赵?还积极

至于大理国,出兵涉的理由则更加充分,因为大理国是大宋的藩属。赵构将大宋南边的外事务全部由儿子处理后,大宋与周边各国之间的朝贡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自古以来(早在大一统之前的夏商周时就是这样,只是程度不如后来的大一统王朝那样夸张罢了,例如楚国只需向周天子进贡土特产“包茅”,而楚国强盛起来以后连这都免了,在藩属向中央朝贡一事上,一直是都是形式大于实际的,藩国往往只需象征地进贡一些礼物(一般都是不值钱的土特产),而朝廷却要拿出大笔大笔的真金白银予以赏赐。

这样一来,藩属必然越来越富,而朝廷则越来越穷,所以中国早期的夏商周三朝无一不是被自己的藩属取而代之,直到有“聪明”想出了大一统郡县制这种法宝。大一统后,朝廷直接掌握的实力大幅度增强,更重要的是不再有“国中之国”的现象(尽管不是一步到位,其间颇有曲折与反复。),因此商代夏、周代商那种地方领主历经几代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逐步做大、最终抓住机会(如商纣大军征伐东夷未归,导致国内空虚一事。)取而代之的发展路线不复存在了。

可是,由于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主流思想,而孔子推崇的却是周朝的制度,因此要想在史书上留下“盛世”的评价,是必须有“万国来朝”的,但是大一统后中国境内却不再有那么多小国的存在了,因此那些皇帝为了能在史书上有个好评价,便要四周的邻国或者部落向其进贡,以补上这个缺失,为此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百度搜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