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
目光如炬,背脊挺直,猛地举起右手,向林剑致以尊重和感谢的军礼。『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gmail.com 』
这道喊声就如同一道响彻云霄的惊雷,传
耳畔,令所有
惊醒,心
不禁一颤。
刹那间,右手边的王竹雨,杨民,白堂飞,伊雪舞,童远,罗正函,吴强等十三名飞行学员,心中肃然,猛地举起右手,向队伍正前方的林剑致以最为标准的军礼。
敬礼!
军
与军
之间,只需一个军礼即可表述一切。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谢谢你们。”
特意望了周海一眼,林剑目光扫视大家,
呼吸一
气,举手回礼。
这一
蕴含尊敬和谢意的致礼,来自于全国最
锐的飞行学员,意义非凡。
要知道,不久之后在场十四名学员都将高教机毕业,成为正式飞行员,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此礼,甚重。
礼毕,登车。
气势昂然的周海,走在队伍最前方,登上第一辆猛士军车,指挥官林剑和教员杨晓龙紧随其后,一同坐进第一辆车。
而后,石院飞行学员和海院学员分开,各自乘坐不同的车辆,待全员登车完毕,低沉而蕴含力量的柴油引擎声响起,整支车队起步行驶,直奔基地停机坪区域。
抵达停机坪,全体飞行学员抵达装具室,穿戴学员抗荷服、
盔、飞行皮夹克和新型手套等一系列飞行装具,检查配枪。
飞行装具更换完毕,大家纷纷离开装具室,在指挥官林剑带领之下,穿越基地通行道,对基地主跑道展开例常检查清理工作。
每一天早上展开训练任务之前,衢州基地全体飞行员都需要走一遍基地主跑道,清捡碎石和杂物,保证跑道安全。
这是流传已久的传统礼仪。
基地主跑道全长三千米,来回走完一
清捡杂物和碎石,已是数十分钟过后。
远方地平线,骄阳渐渐升起,缕缕耀眼而温和的阳光冒出,驱散黎明之中的朦胧和混沌。
属于传统礼仪的
常清捡工作结束,全体受训学员返回停机坪区域,准备返航。
离别学院三月之久,大家已有一
隐隐的归家之心。
此时此刻,总共十五架新老猎鹰已经准备就绪,负责维护学员高教机的基地机务第一中队全员立于相应的停机位前,静静等候。
三十一号停机位。
“报告机长同志,飞机已准备就绪,请检查签收!”
负责维护109号l15c猎鹰高教机的地勤组长,戴着军帽,背脊直立,手中握着航空签收
志,向周海举手敬礼。
“麻烦你们了。”
周海拿着背包,举手还礼,目光迎向停机位内已然注满燃油挂载两个500公斤级副油箱的l15c猎鹰,走上前去,围绕机身进行起飞前检查。
银灰色的机身表面,经过长久的磨炼,流露一
淡淡的硝烟气息,恍若一名经历过残酷战争的老兵。
检查机身和航电设备,确认无误,于航空签收
志写下自己的姓名,进
座舱。
一旁的教员杨晓龙攀上登机梯,坐进121号l15猎鹰的前置座舱。
“嗡!”
数十秒后,澎湃激昂的涡扇引擎尖啸声响起,总共三十台,传遍学员停机坪,声势浩大。
“我是领队长机,特训中队各机以双机编队模式起飞,航线及目的地已传输。”
杨晓龙戴着
盔,打开无线电通信设备,接
加密频道,将航线及目的地数据通过数据链传递给各机,向隶属于石城飞院的特训中队下达命令。
“107号收到。”
“108号收到。”
“109号收到。”
“110号收到。”
加密通信频道内纷纷传出众
的回应声。
“该回去了。”
水滴形玻璃座舱盖缓缓向下合拢,周海端坐于弹
座椅上,目光正式前方,
呼吸一
气,节流阀上推,压杆向前。
引擎轰鸣声愈发响亮,两台ws17涡扇引擎风扇转速相继提高,输出高额推力,尾端
出炙热的高温气流,停在三十一号停机位内的l15c猎鹰,在地勤
员引导之下,缓缓向前行驶。
旁边杨晓龙驾驶着121号猎鹰紧随其后,隶属于石院的七架新老猎鹰按照前后顺序,纷纷驶出停机坪。
“敬礼!”
安全区域之外,身为特训指挥官的林剑和一众地勤小组成员,向每一架高教机和通过综合
空战特训的飞行学员致以军礼。
此时,周海
控的109号,杨晓龙
控的121号已然驶
滑行道。
“呼叫塔台,特训中队请求起飞!”作为特训中队指挥官的杨晓龙,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