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国色江山

关灯
护眼
第三〇四章 定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朱道临见鼓舞起了崇祯皇帝的斗志,立即乘热打铁:“皇上说得是,臣坚信这一天不会太过遥远!不过臣还有件事没说,这事对臣的军事布局、对水师乃至对圣上的江山社稷都很重要。龙腾小说 ltxs520.com”

卿请说,不要犹豫,有什么全说出来……只要对江山社稷有利,朕都依你!”神振奋的崇祯皇帝大方地笑道。

朱道临平静地说出自己的布局计划:“皇上知道,山海关和东江镇所需的火炮、火药、火枪、铠甲军械和粮食补给,是没办法指望那些文官的,臣也不敢指望他们,而且大部分武器军械需要从金陵火器局和江南各地采购之后用海船送过来。”

“所以,臣需要在沿途设置补充淡水和维修船只的中转基地,恳请皇上准许。”

崇祯皇帝毫不在意这些小事:“卿看上什么地方尽管说,哪怕在登州建个码朕也准了!”

朱道临笑着说道:“大地方就不用了,省得扯皮,臣还是选几个别不屑一顾的地方吧,请皇上移驾……”

“请看,地图上的地名不怎么起眼,第一个是已经废弛多年的威海卫,这地方非常适合海运中转,只需扩建码,驻扎军队即可,不但能策应往来南北的运输船队,还能为里侧的登州提供防卫屏障。”

“这地方很好,朕准你了,就把威海卫划你的管辖范围之内吧,也只有你财大气粗能够重新建起来。”崇祯皇帝答应得很脆。

朱道临终于放心了,接着指向胶州湾的浮山千户所:“这地方有个海防千户所,叫浮山,当地也叫它青岛,臣此次北上就是在此补充淡水的。”

“浮山千户所应有官兵1,240,实有460余,他们的千户官是个世袭武官,家住即墨,拥有良田几千亩。仆从近千,一年到只有春节前到浮山所转转,杀几猪羊发给手下充当拖欠官兵的军饷,然后什么也不管了。几百衣衫褴褛的老卒由副千户带着。”

“这地方看起来不起眼,其实是个连通齐鲁和中原各地的天然大港,数年后说不定能开个市舶司,北方产出的瓷器、绸布、铜铁等物直接从此运到海外,不需要沿着运河辛辛苦苦送到江南再转手。山海关和东江镇需要的粮食、布匹和类也可以从这里采购,对内库来说,也是个值得期待的地方。”

“所以,臣请求皇上在浮山所的基础上,设置浮山卫或者青岛卫,给臣来把他建好,一旦齐鲁发生什么,驻扎此地的水师官兵也能帮个手。”

崇祯皇帝对朱道临的独特眼光和周密算计越来越佩服,当下毫不犹豫地准了:“那就叫青岛卫吧,革故鼎新。希望卿能给朕带来一番新气象。”

心满意足的朱道临直起腰来,恭恭敬敬地向皇帝鞠躬致谢:“没有皇上的信任和栽培,臣有再多的想法再多的抱负,也是空中楼阁而已!”

“打小的时候,臣的父母就不停地教导臣诚实做,热祖国,臣长大之后漂泊在外,行程数万里,终于慢慢体会到父母那种骨髓的家国怀,知道自己这辈子应该点儿什么才不白活。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君主,对得起身边的父老乡亲。”

“说得好、说得好啊!”

崇祯皇帝激动不已,再次握住朱道临的手:“卿的父母还在海外天枢阁吗?能不能接回来,留在你身边也能好好尽孝。”

朱道临无比感慨地点点:“等臣做出一番事业来。就说服父母回到大明……”

“叶落总是要归根的,不瞒皇上,臣在天枢阁还有个心的姑娘,她一直陪伴在臣的父母身边,指望臣哪天建功立业,穿上威风凛凛的铠甲。骑上一匹大白马回去娶她,可臣守不住自己,在金陵娶了个正妻不算,还有了一群小妾,唉!”

“也许臣这辈子最大的缺点就是好色了……”

崇祯皇帝哈哈大笑,笑得开怀不已,周边的太监们也跟着开怀大笑,非常的喜庆。

朱道临也咧嘴笑了,边笑边感慨地想:“年轻的皇帝恐怕很长时间没这么爽朗地笑过了!”

大计方针确定下来,细节上的问题就好办多了。

年轻的崇祯皇帝似乎对海战和军旅训练很好奇,把朱道临叫到摆上三艘船模的矮柜前,虚心请教。

朱道临指向中间那艘十八世纪的美洲“宪法号”风帆战舰模型,略做讲解,告诉皇帝佛郎机的战舰为何选择风帆、为何结构如此复杂船壳如此之厚,以及战船长宽比与速度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最后,朱道临还将“宪法号”模型与旁边千吨级“盖伦船”和大明近海常见的“福船”模型进行对比,十分钟不到就让聪敏的皇帝明白个大概。

崇祯皇帝摆弄战船模型上栩栩如生的风帆,貌似漫不经心地询问朱道临:“卿打算如何重建东江镇?”

朱道临毫不隐瞒:“重建东江镇的重中之重,是牢牢占据旅顺的金山卫城,吸引满清军队前来进攻,明年春夏之前,必须驻扎5,500名经过严格训练配备火枪火炮的新军,一个1,000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