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国色江山

关灯
护眼
第三一四章 面子问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江南水师洗劫“万兴昌”骡马行的消息转眼传遍整个通州。龙腾小说 ltxs520.com

无数军民惊愕之后,不由得为江南水师的举动大声喝彩,素来依仗官场势力欺行霸市的“万兴昌”,瞬间成为了街巷尾热议的笑柄,数十年来建立的赫赫威名,一落千丈。

朱道临率领的江南水师早已满载骏马,扬帆南去,极度震惊的通州县衙、通州守备府和仓场衙门,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不约而同派出信使奔赴京城告状。

通州距离京城42里,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快马跑完通常需要两个小时,可信使从朝阳门或者东便门进城之后不能纵马奔驰,能在一个小时内把信送到主管官员手里便算是快的。

等到刑部、户部和兵部派出各自的巡按御史赶到金銮殿告状时,时间已近正午,与文臣们磨了一上午嘴皮子的崇祯皇帝差点儿宣布散朝了。??三名年轻的御史跪在大殿中央,无比愤恨地慷慨陈词,要求皇帝严惩目无法纪、纵兵劫掠的朱道临,然后继续跪拜在地,似乎皇帝不下旨严惩朱道临他们就不起来。

肃立在东边的文臣们群激奋,同仇敌忾,西边的勋贵和武官们面面相觑,惊愕不已,没相信富可敌国的朱道临出这种事。

崇祯皇帝匆匆看完三份内容一样的弹劾奏折,满脸疑惑地望着丹陛之下匍匐不起的三位御史:

“诸位卿是否弄错了?”

“朱道临将军比朕还要富裕,而且我听说他治军严苛,军法如山,麾下军队素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怎么会出抢马的勾当?”

“朕看了三位卿的弹劾奏折。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到底是风闻奏报,还是业已查实,确有其事?”

三位年轻的御史一听,顿时傻眼了。

两旁的文武大臣也无奈地闭上了嘴,不管崇祯皇帝是否袒护朱道临。但话说得中正平和,理由也非常充分,意思相当地清楚明白:要弹劾朱道临可以,你得拿出切实的证据来。

要拿出切实的证据,就必须由兵部和刑部派前往通州查证,而且要有当事双方的控辩和相应的证言证词,可罪魁祸首朱道临早已率领江南水师离开通州,扬帆南下。

如今正是北风呼啸的季节,南下行船的速度比起平常来快上一倍。哪怕骑上千里马也追不上。

最后还是首辅大周延儒站出来,请求由兵部和刑部联合派彻查此事,定要严明法纪,决不姑息养,崇祯皇帝当即答应下来。

散朝之后,回到御书房里的崇祯皇帝怎么也想不明白,朱道临富可敌国,练兵有方且军法严苛。手里大把银子,怎么可能纵兵抢马。玷污自己好不容易竖立起来的好名声?

还是王承恩比较了解朱道临,悄悄对崇祯帝说恐怕这件事是真的,估计是有得罪了朱道临,这家伙不在乎钱,却很在乎面子,一年来江南发生的系列大事不都是这样吗?

崇祯皇帝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吩咐王承恩代曹化淳的东厂查一查,然后就不再理会这事儿。

眼下席卷山西的叛愈演愈烈,数十万民随时会越过太行,涌直隶地面,若是北面的满清鞑子乘机南下。两面受敌之下就大祸临了。

在如此危机的关,朱道临抢走区区几百匹马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崇祯皇帝吩咐完毕转眼就给忘了个净净。

经过九天顺风顺水的航行,朱道临率领船队回到久别的金陵城北上元港。

在码上与闻讯赶来的大总管赵训庭、商贸总管冯升泰等开完碰会,朱道临便将所有军务给副手徐文涛处理,独自带领四名亲卫进独立库区中的丙字仓,打开装满5,000平方米锁子甲和十几套专用工具的几个集装箱,吩咐郭中骏负责率领亲卫队运到皮具工坊,按照以前的设计式样,抓紧时间批量制造步骑兵锁子甲。

朱道临随后赶到紫阳观,向师傅请安,约定好三天后大家碰开个会,便匆匆返回家中,与妻小妾们腻在一起,整整两天两夜不出门,也不许任何打扰,期间分别给叔叔吴景贤、魏国公徐弘基、隆平侯张拱薇和忻城伯赵之龙几个勋贵送去几封长信。

第三天上午,胡子刮得净净、脚步有点儿打飘的朱道临终于走出家门,在一群红光满面、娇艳欲滴的妻妾送别下,骑上高高扬起脑袋的大白马,带上毛色亮泽兴奋得前跳后跑的犬木兰,在数名亲卫陪伴下赶赴东面紫阳观,拜见师父玄青道长和几位师叔、师伯,汇报自己京面圣的经过,最后将年底北上平叛的计划全盘告知。

听完朱道临的汇报,几位道长神色迅速变得凝重起来,大师伯玄岳不无担忧地说道:

“今天是九月二十五,最迟十一月下旬你要率部北上,算起来只有两个月备战时间……”

“眼下,宝山港和淡水港的修建正如火如荼,龙潭新区的修建也到了最为关键时刻,八卦洲上十几万军民在夜劳作,与此同时你还要练兵,要补充武器,准备远征的粮,摊子太大千万绪啊!”

“你想好如何应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