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万户侯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二十一章 客栈疑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来了?”

这时,李银也看见了李清,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向他拱了拱手,又急忙拉过妻子,将手中的包裹小心翼翼递给她,又低声嘱咐什么,崔柳柳紧张地点了点,拿着包裹快步上楼,李银再次向李清拱拱手,随即匆匆出门去了。

李银的冷淡让李清心中微微诧异,按理,他与李林甫的关系尚好,数年未见,又相遇在他乡,不应该如此淡然,甚至连句寒暄都没有,李清又一转念,‘或许他有急事吧!’随即笑了笑,坐了下来。

这时,十几个小二抬着沉重的竹筐走进大堂,给士兵们一一分发饼,大堂里十分安静,只听见士兵们香甜的咀嚼声和喝汤声,整个大堂黑压压一片,坐的几乎都 是士兵,但在最靠外的一个角落里,却坐着一个穿黑衣的男,昏暗的灯光下,坐在他对面的也看不清他的面孔,而他却能很清楚地看到大堂的一切,但他的目光很集中,至始至终都紧紧地盯着李银手上的包裹,随后李银将包裹给崔柳柳,他的视线也跟着它一直上了楼,目光中渐渐露出一丝冷和得意。

李清已经洗漱完毕,两个亲兵给他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床铺,随即关上门退了下去,夜很静,赶了一天路的士兵们都早早地睡了,但李清却没有睡意,明便到长 安,离开了近三年,还有自己的妻,也一年多没见到了,他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不知她们见到自己会是怎样一番形,或许这就是‘近乡更怯吧!’

他推开了窗,一清新的风扑面而来,吹拂着他的脸庞,李清苦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脸,脸皮几时变得这般厚实,虽已是冬,但关中的夜风与怛罗斯的风相比,前者俨如温柔的手,而后者则是割脸庞的刀子。

李清忽然想起一事,急从箱子里取出笔墨和述职报告,述职报告明就要上去,他还有一点尾没有写完,正好趁此时完成它,李清略一思索,提笔飞快地写了起来。

他的述职被安排在正月初五,紧接安禄山之后,这是他任安西节度使后的第一次述职,他准备得相当充分,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全,无一遗算。

他也曾考虑过李隆基召他进京的目的,会不会是重演六年前的那一幕,那年他从沙州都督一转身便成了户部侍郎,看似升了官,可实际上却是李隆基夺去了他的兵权,那年他擅自杀了吐蕃赞普,今回他又擅自杀了三万葛逻禄,一个是敌酋、一个却是盟军,论后果这一次应该更加严重,段秀实也私下劝过他,可称病不去长安,但他却没有采纳,若李隆基真想动他,他可称病一时,难道 还可称病一世吗?就算可以拥兵自立,他现在也没有这个条件,况且此次不去,反而会引起李隆基的猜疑,一番权衡利弊,他最终还是决定赴京述职。

想到这里,他也写完了,李清放下笔,淡淡一笑,就算现在有想动他,可他李清又是那样好惹的吗?

这时,身后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李清回问道:“什么事?”

“启禀大将军,有个叫李银的,说是你的故,想见你。”

李清笑了笑,他知道李银会来拜访,就算不是不为他自己,为李林甫他也应该来,“请他进来!”他一面答应,一面迅速地将述职报告收了起来。

门开了,李银满脸陪笑地走了进来,连连向他拱手致歉,“适才有要紧事,失礼了。”

李清急忙笑呵呵迎了上去,拉着他的手笑道:“我以为年关将至,李银兄跑到咸阳躲债呢!怎么见我就跑。”

“阳明说笑了,我与内子回京探亲,正好路过咸阳。”

李银苦笑一下,他在咸阳已经住了三天了,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他见李清只是随说说,便岔开了话题,他扫了一眼屋内笑道:“堂堂的尚书左仆竟然住客栈,我若是县令,知道了岂不懊悔得死去。”

李清拉过一把椅子请他坐下,又替他倒了杯茶,这才笑道:“天子脚下,最不值钱的就是官儿,况且我这个尚书左仆只是挂个虚名,左右不过是个地方小吏。”

“地方小吏?”李银仰哈哈大笑,“你若是地方小吏,那我们这些小官又是什么,要饭的么?”

“开个玩笑罢了!”李清笑着摆了摆手,他端起了茶杯轻轻呷了一道:“我刚从疏勒归来,这两个月朝中可有大事发生?”

“李献忠叛逃之事你知道吗?” 李银冲而出,随即又后悔不迭,想改已经晚了,他见李清的神色已经凝重起来,只得避重就轻地继续道:“我也只听说,两个月前李献忠进攻契丹大败,不知何故便叛逃漠北。”

李清确实是刚从疏勒归来,但朝中之事他也并不是一无所知,比如杨国忠升官、比如陈希烈重拜左相等等他都知道,但李献忠叛逃漠北他却是初次听闻,他暗暗心惊,立刻便想到了李林甫,此事将对他极为不利,难怪有传闻说李林甫病重,原来是种因于此。

想到此,李清不露声色道:“听说相国病了,这几可好些?”

李银摇了摇,随即低不语,可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又快又重的脚步声,不等亲兵的喝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