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

关灯
护眼
第十六节 十字(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不吝于同时得罪天下所有的读书,如今白水潭可以说是羽翼渐成,无论是谁,都应当知道白水潭可倚之为援而不可图。”王倩站起来,侃侃而谈。

王雱听到这番话,惊讶的张开了嘴,半晌才叹道:“妹子,可惜你不是男儿之身,否则你一定能胜过石越。”

王倩见自己这个哥哥,时时刻刻都忘不了石越,心里也不由叹惜,她摇摇,说道:“石越或许了不起,不过未必是真英雄。我虽然在闺阁之中,但也听说过他不少行事,总觉得他少了那种虽万千吾往矣的决然。”

王雱听到这话却是甚为顺耳,不禁笑道:“若说那种义无反顾的决然气慨,当今天下,也就是父亲一个有。纵然天下都不能理解,但是父亲却是从没有退缩妥协的。”

王倩略带自豪的点了点,不过她的心中,却是在想:“有这种决然气慨的男子,未必只有爹爹。”

王旁并不知道这个时候他哥哥和妹妹在谈论着什么,在王家众兄弟姐妹之中,他是属于较简单的一个

此时开封府,除了官府设的粥场之外,影响最大的,就是设在白水潭学院和大相国寺的粥场了。而一般的灾民,更愿意去白水潭学院。原因其实较简单,因为伴随着灾荒而来的,不仅仅只有饥饿,还有疾病,在白水潭,学生们会相对比较认真的照顾病,毕竟很多师生都同时粗通医术。因此白水潭一地,聚集的灾民,几乎有两万多,占到汴京灾民的十分之一,学生们大都忙忙碌碌,白水潭附近的居民也往往主动前来帮忙,不过除了学生之外,像王旁这样愿意来帮忙的官宦子弟,却并不是太多。

王旁并不在乎别怎么看他,他觉得在这里帮助那些灾民很有满足感。但也不是没有委屈的时候,有一次,几个灾民知道他是王安石的公子后,竟然扑通跪下,哭着求他:“公子,您回去求求丞相,不要变法了!不变法,老天爷就不会怪罪了——”他当时就满脸通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幸好晏几道过来,把那些灾民拉开。以后他再也不敢轻易让知道他是王安石的幼子了——这是他第一次要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他一直以来,都为自己的父亲感到自豪。

不仅仅是灾民,有些学生,甚至连那个郑侠,都会用异样的眼睛看着他。这些读书自然不会象那样灾民一样跪下来哭着哀求,但是他们会用眼神和神态来表示他们的意见,有些时候,这更让王旁受不了。

“仁者之心!”这是桑充国与程颢提出来的号,他能够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桑充国满含着眼泪,要求白水潭的学生们有一颗“仁者之心”,去主动帮助那些受灾的百姓:

“我们不应当把责任推给朝廷,不要去问官府做了什么,他们会对皇上负责,会对社稷江山负责!但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读圣之书,要有圣之心,我们白水潭的学生,要对自己的良知负责!”

在那一刻,王旁觉得桑充国真的很了不起,难怪有把他和石越,并称之为“双璧”。他曾经听到过程颢对桑充国的评价:“敢于有为!”

“小心点儿,老丈。”王旁把一碗粥递给一个颤微微的老,暂时收回自己的胡思想。

那个老挣扎着想要起来给他叩,“折福呀,折福呀,让这些天上的文曲星来送东西给自己吃。”旁边有喃喃说道。

王旁心里有点想笑,手上却连忙制止那个老,轻声说道:“老丈,不用起身,坐下喝吧。等会儿我过来拿碗。”说完便站起身来走开,凭经验知道,如果他不走开,这个老是非要叩完才敢吃的,对读书的敬畏,在老百姓心中根蒂固得超出的想像。

因为所有的碗筷,桑充国下了死命令,都要用沸水煮过才可以再用,他便准备去另一个地方收碗筷,不料刚刚走了几步,立时看到桑充国和晏几道连袂而来,桑充国显是几天没有睡了,眼窝陷,急勿勿向这边走来,身后跟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孩,怯生生的,却又一步不离桑充国左右。

“长卿、小山。”

“是三郎呀。”桑充国笑道。

“你们这是去哪里?走得这么急。”王旁有点奇怪,桑充国倒也罢了,晏几道实在不是个急子的

桑充国和晏几道对望一眼,苦笑着摇摇,晏几道从袖子中抽出三份报纸,递给王旁。

王旁心里更是奇怪,他每天都过来帮忙照看灾民,已经几天没有看报纸了,这时候伸手欲接,却发现手上沾满了米浆,不由不好意思的笑着伸出手掌,在二面前晃了晃。

桑充国和晏几道不由哈哈大笑,二也学他的样子,伸出手掌来晃了晃,这些公子们平里白净如玉的手掌,竟也是沾满的米浆之类的东西,王旁再看二的袍子,更全是汤水的渍迹,也不禁哈哈大笑。心里更不顾忌,用沾满米浆的开报纸,原来是《新义报》、《西京评论》、《谏闻报》各一份。

他略略一看,便知道又是那些互相攻讦的把戏,只不过这一次是《西京评论》和《谏闻报》细数王安石执政以来的天灾异象,把这一次天灾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