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

关灯
护眼
第一章 一闻战鼓意气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来了?”

赵隆见唐康如此托大,不禁一愣。他是西军部伍出身,先后跟随王韶、姚麟、李宪,摸爬滚打,对阵厮杀,积功升迁,至此为止大部分生都是在西军中度过,除了在朱仙镇讲武学堂集训时曾经去过一趟汴京那个繁华世界以外,便是京兆府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因此,他不知道唐康除了戎州知州以外的身份地位,甚至在此之前都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存在。而他再怎么说,也是个翊麾校尉、营副都指挥使,从七品上的武官。唐康官位虽高,却毕竟也只不过是一个外放知州,与他这个禁军现任武官井水不河水,管他不着。他地跑出来迎接他,虽是奉命,但也是老大的脸面,如何唐康便敢这般高高在上,不下马也就罢了,竟是连正眼也不看他一眼?

但他是奉令迎客,有再多的不高兴,也只能先收起来,道:“致果因大高升回京,这几间或会路过蓝田,大与致果是故,说不定便会来访友,早已知会下去。故此,大一进山,我们的暗哨便已发现,抄了小路报知。致果甚是高兴,因吩咐下官前来迎接……”

“原来如此。”唐康心里更觉不快,只淡淡地应了一声,便不再说话。赵隆更觉没有意思,便上了马,在前面引路,朝着营地行去。

田烈武的大营却并不远,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唐康等便到了大营。

此时田烈武早已领了营中将校,在营门前相迎。见赵隆引了唐康过来,田烈武老远便笑呵呵地抱拳道:“二公子,别来无恙。”他与唐康有主仆、师徒、朋友三重关系,他在石府做教习时,唐康还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唐康骑马箭刀剑拳脚,哪一样功夫他都亲自教过。此时一别十余年,昔的少年已长大成,不仅文武双全,而且俨然便是个“国之能臣”,再度重逢,田烈武的高兴,实非言语所能形容。他趋前几步,便要拉着唐康的手营,不料他手还未伸出,唐康已经拱手一揖,笑道:“田大,别来无恙了!”

田烈武一怔,伸手摸了摸脑袋,呵呵笑道:“二公子,这可折杀老田了。”

唐康望着田烈武,皮笑不笑地说道:“堂堂朝廷的致果校尉,有什么折杀不折杀的。所谓‘士别三,当刮目相看’嘛……”

纵是田烈武再粗糙,此时也已隐约觉出唐康话中的讥讽之意。他诧异地看了唐康一眼,却见唐康看起来笑容可掬,神亲切,一时竟又疑心自己感觉岔了。但他是个直子,在朋友面前不愿意藏掖着,当下道:“二公子,休说只是个校尉,便是做到大将军,俺田烈武还是当年石学士府的那个田教!二公子若还念当年的那点份,叫俺老田也好,田教也好……”

他话未说完,唐康已上前一步,拉起他的手哈哈大笑,“田教!好个田教!十余年来,倒还真是一点都没变哩……你也是中过武进士,统率着数千虎贲之士,在灵州城前让西夏闻风丧胆的大宋名将呢,还敢叫你‘田教’?当真是成了心地想叫御史们来参我么……”一面说着,一面与田烈武携手并肩走进营中。

田烈武这才“知道”唐康是与他玩笑,也陪着唐康不好意思地呵呵笑着。一中,只有赵隆此时才略略猜出原委:唐康初时的不快与后来的讥讽,无非是因为田烈武的“失礼”——田烈武既然是石越的“门客”出身,便与唐康有着主仆的名份,但田烈武从出迎到寒喧,竟都是迎“故”而非迎“故主”,无怪乎唐康心里要感到不快。以赵隆对田烈武的了解,自然知道他这是全是无意的,也许在田烈武心中,他与唐康的名份,“师徒”与“朋友”这两重名份更加重要。

他跟在田烈武与唐康的身后走进大营,不觉又看了一眼唐康的背影,这个年青的机智应变,让在军中生活了快二十年的他自叹弗如。他不觉替田烈武忧虑起来,田烈武还把唐康当成十几年前的唐康,但唐康却显然已经不是十多年前的那个少年了……

***

两天后,零镇。

尽管章惇曾试图封锁消息,但渭南发生叛的传闻,此时还是早已传遍了这个繁华的小镇,被传言惊扰的居民们都惊恐万状,纷纷收拾细软逃向临潼城甚至是京兆府,往来客商更已绝迹。除了零散从渭南逃难来的百姓,繁华的零镇此时便只余下一群如临大敌的厢军了。

零水上的一座石桥西岸,章惇正向刚刚赶来的范纯粹与高遵惠介绍着他所了解的况。范、高二得到报告后便立即赶赴零镇,让他颇觉意外。陕西转运、提刑、提督、学政四司,提刑司设在河中府不可能赶来,新任学政使尚未到任,范纯粹与高遵惠已经是陕西阶级最高的两个官员,二完全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坐镇安全的京兆府,不必来零镇亲身犯险的。无论如何,对于有胆色的,章惇还是佩服的。

“陛下托以封疆之重,范某虽不肖,亦不敢身甚于君。毕竟要亲眼看一看,才敢安心。”范纯粹沉声道。

“范公尽可放心。”章惇执鞭指着石桥,笑道:“零水、渭水之渡、渡船,都已在我掌握中。零水上所有的木桥、石桥边,也都堆满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