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

关灯
护眼
第二章 庙堂无策可平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落到凌牙门,成为当地移民的客户。只有极少数的,才能贿赂那些酋长,买到一两个仆,勉强经营。但这些也不过是不至于血本无归而已。歪_歪书屋在海外,除非是凌牙门与归义城,虽孤悬海外,毕竟是大宋的国土,倒也有愿意世代在那里生活的,他们种植粮食,自给自足外还可以供应两城所需,这样还无伤大雅。但若是有一厢愿,想在南海诸岛种植粮食发财,最终也只能是竹篮水月,除了广州不时还会需要买一点粮食,两浙、福建,只要不碰上饥荒,谁还会从海外来买粮食么?而本地的许多番部,则根本不食五谷!”

“朝廷不准隶南海归顺蕃部,以为有伤仁道。然而今之形,则是中土往海外移民之越来越少,凌牙门却急缺劳力——凡经营庄园,与当地土著争斗都需要,最后,便是大食海商越来越多的贩卖至凌牙门——依大宋律,贩卖乃重罪,有司不得不管;然若真管了,凌牙门只怕会!”曾布对当年被贬斥凌牙门之事,不无耿耿。

蔡京却知道曾布断不会授以柄,把对自己不利的事这么着公然在众面前炫耀,因笑道:“监察御史不管么?”

曾布笑道:“如何不管?监察御史来找我,我回道:祖宗自有定制,海夷犯法,事涉汉,依汉法;不涉汉,依蕃法。今大食海商贩卖夷,与汉无涉,当依蕃法。然某衙中无大食法令,未知彼国贩卖是否论罪。于是我召集凌牙门所有大食海商,问他们大食国贩卖是否有罪,他们皆答无罪,并一一画押具状……”

听他如此,顿时哄然大笑。秦观扑哧一酒全到了自己袍子上面,指着曾布,笑得打跌。蔡京也笑得扶着案角,几乎直不起腰来。

自蔡河泛舟归城,蔡京又亲自将薛奕、曾布、秦观送回驿馆,待一一安排妥当,竟已近酉正时分,此时大雨早已收了,雨后的汴京城,空气中透着清新的味道。蔡京贪婪地呼吸了一新鲜空气,登上马车,吩咐道:“回府。”

他的宅子紧接着熙宁蕃坊,连秦观等所住的驿馆并不远,没多久便到了。他这宅子原是汴京一个官宦家的祖业,据说祖上是随柴世宗打过三关,因功封过刺史的,因为子孙不肖,家道败落下来,闹得连祖宅都要出售。正逢蔡京调任太府寺后,在汴京四处寻觅适意的宅院。他见这宅子东下西高,是所谓的“鲁土”,正是宅经上所谓“居之富贵雄豪”的格局;又喜其庭院布置,皆合己意;且这附近再无其他官员居住,在这风起云涌的关可以减少许多麻烦,便花了八百贯足钱买了下来,只请卜过风水,稍稍改了照壁的位置,便搬了进来。这宅子原主也是官宦之家,祖上做到过六品以上,依宋制,造的是乌门,到了蔡京这儿,倒是连门都不用换了。

蔡京的马车刚到大门,便见他的管家蔡喜急急忙忙地迎了出来,一面服侍他下了马车,一面在他耳边低声禀道:“大,王殿院到了。依大吩咐,请他在书阁等候。”

蔡京微微颔首,随问道:“王殿院来多久了?”一面加快了脚步,径直向书阁走去。所谓“殿院”,是时对殿中侍御史的尊称,便如称监察御史为“察院”一般。自改官制后,御史台下辖三个主要机构,其中殿院掌监察京朝百官,乃是御史台中最有实权的机构。这个“王殿院”叫王谷,表字世用,与蔡京是同榜进士,曾放过两任通判,皆以任事不避权贵而闻名,做殿中侍御史不过一年时间,便接连弹劾数名权贵,京师已是皆知有个刚直的“王御史”了。

“快有一刻钟了。”蔡喜躬着腰,在前面引路,一面又低声说道:“今午时,小的去蕃坊买家生(阿越注:即家具),听到有在议论,说是陕西出了大事。只是究竟是何事,却也没个准,有说是西贼卷土重来,有说是盗贼,还有说是兵变。只是……”

“只是什么?”蔡京脚下未停,眉却是皱了起来。

“只是有好几个都说,有在西京看见石府的二公子,虽是坐的马车,却穿着素白的袍子,好似押解的犯一样……有说唐大是在陕西犯了事……”

蔡京猛地停下脚步,冷冷地道:“这些事,你不要传。”

蔡喜闻言,连忙回道:“是,小的不敢。”

蔡京点点,看了他一眼,方继续向书阁走去,脚下的步子却是迈得更急了。陕西兵变也好,唐康擅调禁军平叛也罢,蔡京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也许,换一个时间,这将是震撼朝野的大事,但现在,这一切,却都不能成其为重点。蔡京清楚地看到政事堂内吕惠卿的位置摇摇欲坠,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大宋朝正危机四伏——但是,吕惠卿倒不倒台不重要,大宋朝倒不倒霉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吕惠卿的倒台,大宋朝的危机,必须能给他蔡京带来利益!保住自己,从危机中获取对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是被中枢的争权夺利压成齑,这才是蔡京目前最需要关心的。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即使他把宅子买在熙宁蕃坊,他也不可能真正的置身事外。因为,他就是石越手中的棋子,而石越,已经将他这粒棋下出去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