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

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三朝元老心方壮(四)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纯仁反问了一句。但这话却显然无法说服他自己,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又说道:“子明还记得你当责我之语吗?昔魏郑公也曾劝过唐太宗,可惜唐太宗不听,这才埋下祸根,盛唐不过辉煌了白余年,就此崩溃。我方才所说,实是背圣之教,有伤仁道。然我既无本事兼济天下,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求我中夏之民之太平安宁。春秋之义,亲疏有别,亲亲者,疏疏者,此亦天理。若有身为汉,而亲四夷,远中夏,吾不知其可!然我出此下策,实大伤鸷。我自束发受圣教,凡事当以仁孝为先,汉,夷狄亦是,皆是父母生养,吾行此策,不知仁在何处?!孝在何处?!但我却始终记得子明当责我之语,我身居两府,便当以天下为念,不能只顾念着自己净。若此时令契丹南犯,纵能取胜,但却必有无数百姓惨死,朝廷二三十年内,更难恢复元气。我行此策,于神明有愧,于圣有愧,然于国家百姓,可以无愧。”

范纯仁淡淡地、缓缓地说道,语言间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但他所说的话,却句句出自肺腑,令石越与侍剑都不由惨然动容。推行这样的计策,对于范纯仁的折磨,他内心的痛苦,远非石越所能理解。对于石越而言,做这样的事,最多不过有点于心不忍,但对范纯仁来说,却是内心中信念的冲突与煎熬。

而他偏偏是一个信念无比坚定的

“然此策不能由朝廷公然推行。”范纯仁避开石越怜悯的目光,又沉声说道,“此亦是我来找子明的原因。朝廷不能公然行此不仁义之事,否则便是因小失大,传扬出去,不仅为万邦所轻,贻后世之讥,更无以面对天下万民。故此,若要行此策,必须择一,此须为布衣,最好不是汉,且要能言善辩,可以见得了辽主或其身边重臣。此策亦非朝廷之策,不经政事堂,仅是子明与我之私谋。将来万一事发,咎谤皆由我二当之!”

说到此处,他霍地抬,直视着石越。

“咎谤皆由我二当之!”石越轻轻点,伸出掌来,与范纯仁轻轻击了三掌,又道:“便是这选难觅。”

“此事便给子明了。”范纯仁似是松了一气,轻声说道,“此事为我一生之耻。秋官掌天下之刑律,必须心怀仁心,至公无偏,方能执法无碍。我再居秋台,是辱此天下公器。此事一过,我便会自请出外……”

这又是大出石越意料,“范公……”他张欲劝,却又想到范纯仁自责颇,这欲辞去刑部尚书的想法,亦不过是为求的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范纯仁这类,平素对己自律甚严,这时要劝,也未必劝得过来,因此张开说了两个字,竟又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而且,在石越看来,这条计策,的确是卑劣、残忍。卑劣、残忍的悉,难道因为是为了所谓的“国家”,便可以变得不再卑劣、残忍吗?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将会是十分可悲的。

无论打着多么冠冕堂皇的旗号,卑劣、残忍就是卑劣、残忍,坏的东西永远也不可能变成好的东西。

只不过石越也有矛盾的一面,尽管他如此认为着,但到了要抉择的时候,他却不会有半点犹豫。这又究竟是一种虚伪,还是一种讽刺?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520.com]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