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

关灯
护眼
我所了解的《春秋公羊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认为夷狄有资格和中国相提并论,一方面却在如泌之战这样的具体事件中,肯定为夷狄的楚,否定为诸夏的晋。这样的事例甚多,充分表明了公羊学在这方面的态度。这种文化本位论,其中开通与进步之处,只有比较不同的文明,才能体会得到。这种强者抛弃种族主义,只以文明与否为取舍的思想,就算是今天的强者也不能做到。可以说,夷夏之辩并没有成为诸夏民族的民族主义,但是却成为了诸夏文明的保护者,中国文明能传承至今,略经患难而不灭亡,夷夏之辩是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的。这种思想对今天的民族主义,会不会有一定的启示,是值得思的。

“经权说”同样的是《公羊》最重要的思想之一。这是《公羊》区别于其他儒学的一面旗帜。经权说的意思是指,在遵守最基本的公羊原则或者说春秋大义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从权的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公羊》并不认为需要事事符合经典理论,只要大的原则不违背就成了。这种思想被讥讽甚多,甚至认为他们不是儒家,而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但是却忽略了一点,就是公羊学者们承认有基本原则的存在。经权说的表现之一,就是“实与文不与”的春秋笔法。也就是说,《春秋》对某些事,认为它从大义上讲是错误的,从理想乌托邦来讲是错误的,并不认可这样做,但是在某些现实的条件下,这样做起了正面的作用,所以《春秋》在实际上,仍然承认这样做的正面意义,对其表示肯定。这是经权说的一个表现。这也是为什么西汉一世的公羊家们,很少有迂夫子出现的原因。这一点同时也与西汉的王霸道杂治暗合。很可能这一点也是公羊学在皇帝“纯用儒政”后逐渐事实上失宠的原因之一。这里要注意,这种经权说,和马基雅维里的“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措手段”是不同的。马氏理论是以用目的的正确与否来评断手段的正确与否;而公羊的经权说则是用行为结果的正确与否来评断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同时把这种行为限制在一定的原则之内。我们应当可以理解到,目的和结果,是两码事。何者更加公正,我们可以自己评判。我本信奉马基雅维里主义,不便妄置评语。我要指出的是,儒家除公羊一派之外,大抵不知变通,后世能够记得《公羊》还有这样的经权说的,只怕很少了。

“张三世说”,这也是公羊说的理论。所谓“三世”,就是指据世、升平世、太平世。我们通常说的小康世就是升平世,大同世就是太平世。这种说法,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对现实的不满,寻找一个历史信仰或者说构建一个乌托邦为基点,来为批评现实的政治现状提供支持平台;二是认为类历史的演进是道德的演进。做为这种乌托邦提出的主要依据,就是《春秋公羊》的学者利用了当时们流传的历史传说,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们对“神话时代”一定有着美好的传说,他们利用了这种传说,肯定的说那时候存在过太平世,并且类社会的演进,必然是回到那种美好的太平世——这注意的是,这主要是从道德上说的。同时,《公羊》的经权思想,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他们认为太平世的道德才最高道德,可是同时他们也承认自己生活据世或是升平世,不能完全遵行太平世的道德规则。所以这时候,他们需要有经权说。

“大一统”是《春秋公羊传》形成时代的一个梦想。现在普遍认为是对长时间无秩序的厌恶,是大部分民众的神诉求。表现在《公羊传》,就是开篇就提出“大一统”。现代对“大一统”的批判,主要是因为董仲舒天三策提出独尊儒术时,就是借“大一统”的名义发难的。但是这个问题如果公正一点来说,我认为独尊儒术的危害是被夸大了。且不说实际上,至少到宋代为止,中国在技术上仍然处于领跑地位;在政治上,从汉到宋,也绝非一成不变,而是发生不断的改变。在思想上,汉代的各种思想照样活跃,而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没有因此而失传。况且在事实上,任何一统一之政府,都需要一官方之指导思想,党政府不去说了,就算是今天之民主政府同样有一官方思想,争鸣只发生在此思想的内部派别之上。而两汉在此思想内部的思想辩论,也是客观存在,甚至表现相当激烈的。况且独尊儒术,并没有打击迫害其他的思想派别。坦率的说,我觉得这只儒家的一种体面的胜利,主要则是公羊派的胜利(但是公羊派的胜利没有维持多久)。其他的诸子百家,不过是被历史淘汰了。指责儒家不应当胜利?岂非笑话奇谈?!那各种思想到了必须依赖官方才能生存下去的地步,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的,毫无生命力的东西,何必保留?后的指责,不过是基于一种天真的怀罢了。们不过是在责怪为何儒家没有发展出民主政治,因此就希望诸子百家的争鸣继续下去,能够产生民主政治的温床,这种幼稚园小可的想法,实在让我无话可说。诸子百家的争鸣既然在统一的况没有了社会基础,儒家的胜利是迟早的事,那么是不是应当为了所谓的民主政治的诞生,让中国把战国时代延续下来?我担心如果那样,只怕民主政治还没有诞生,我们的祖先就全部死于战火了。所以我认为,民主政治的未能产生,至少是不能归咎于独尊儒术政策的。我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