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八章 圣主如天万物春(一之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保忠十分清楚在大宋朝,仅有皇帝的宠信,却在文官之中没有强力

的支援,任何都是不可能谈得上如鱼得水的,而在绍圣一朝的文臣当中,惟一能

对他不持偏见,不始终抱持防范心态的,暂时还只有石越。因此,些些不满,他也

不能过于计较。与石越保持良好关系,才符合他的最大利益。既然如此,他就有必

要修复与唐康的关系。

他确实也做出了姿态与努力。

他早猜到晓胜军与环州义勇会粮不足,在州失陷之后,唐康与李浩立即将

主力撒回信都,只留少量兵力驻守衡水,便更加证实了他的猜测。原本他可以安然

等着唐康、李浩来向他乞粮的,但是他却主动的让给他们送过去数千石粮食与

料。他的好意也收到了一些回报,唐康与李浩果然派送来札子,向他的表示了感

谢。

虽说两军关系的进展也就仅此而已,但仁多保忠更加确信自己的正确。

在战争之中,谁控制了粮食供应,谁就占据着主动。

王厚到任后,亦数度行文给他,令他一定要守住永静军,大名府的运粮船只亦

尤源源不断的北上,无数的粮军资,在东光卸货,宣台与王厚的意图昭然若揭

兵马未动,粮先行,虽然西军远来,仍需要在大名府休整一段时间,养蓄锐之

后,方能北上,但未来大军的补给,肯定是要以永静军为主。

仁多保忠判断,王厚可能会拖到八月,才开始让西军北上。一来休整一个月

西军元气便可以完全恢复,他可以兵强马壮的北上:而拖到八月,辽军侵已有四

个月,不是锐气渐失,士卒渐生归心之时,不仅如此,八月份也是辽军补给面临最

大考验的时候,四五月份,辽军自带补给,加上四处掠夺,粮不会有困难,六七

月份,虽然随军的粮吃完,但耶律信处心积虑,必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国

内运输,各地掠夺,仍可保无虞:但到了八月,一来大宋境内,河北路北部正常生

产被坏,田间地里不会有什么粮食出产,而经过辽军四个月的洗劫,可以说是能

抢到的他们都早已抢到,抢无可抢,一切粮,便只能全靠着国内的转运,压力陡

增自不用说。王厚只要加大对其粮道的骚扰,耶律信就不可能完全专心前面的战

事。而除此之外,辽军的战马在外面打了四个月的仗,就算他们一三马,也免不

了死的死,病的病,不死不病,亦不免瘦弱掉膘。所谓彼消此涨,王厚不可能不善

加利用。

然而耶律信也绝非善茬,数来,仁多保忠不断接到报告,在东光县的北面与

东面,出现了辽军活动的蛛丝马迹。他难以确定那是否是耶律信的疑兵,他也没有

足够的兵力处处布防,只能一面令永静军知军加强戒备,一面加强对运粮部队的保

护。

的这一批粮,装满了三百多辆大车,是奉宣台的命令,准备由东光运往

信都的—虽然信都东边便有黄河北流经过,但那是改道后的河道,潜运能力无法

信任,远远不如永济渠安全可靠,因此即便是到信都的粮,宣台选择的,也是走

永济渠再转陆路。这么多的粮,仁多保忠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一大早,便准备亲

自去接应。

但他方出得城门,便听身后有数骑追来,这些一面大声抽打着坐骑,一面大

声喊叫着仁多保忠的官讳,他只得勒马停住,令仁多观国前去询问。只见仁多观国

领令前去,与那些谈数语,便领着那几疾驰而来,到了跟前,仁多保忠不由

吃了一惊,原来其中一个,却是他认得的,乃是宫中一名内侍,名唤高翔,早前被

派在冀州信都督察递铺葬传诸事,实则亦有为皇家耳目之意,他不知又出了何事

令他特意前来,急忙策马上前,问道:“高内使如何来此?”

那高翔却不答话,只是挥挥手,旁边一个从者—却是铺兵服色—连忙捧了

一个木盒,送到他手中,他高高捧起,尖声道:“守义公,有皇上御批。”

仁多保忠大惊,院忙滚身下马,跪在地上,呼万岁,接过木盒,验过封漆

小心打开,细细读完,令身边的书记官收好,起身对高翔说道:“皇上旨意,下官

已知。高内使远来辛苦,尚请暂回馆葬歇休,待下官办完这趟差使,晚上回来,再

给内使接风洗尘。”

那高翔抱抱拳,道:“如今正是国丧,这些事竟可免了。守义公亦不必客气

仍是军务要紧,待早驱除胡虏,咱们凯旋回京,俺再来府上叨扰不迟。阜城俺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