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胡雪岩全传

关灯
护眼
第11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何桂清略有些忸怩了,“没有指点。龙腾小说 Ltxsfb.com”他说,“还摸不着门径。”

“拿你的窗课来我看。”

何桂清已把窗课带了来,薄薄竹纸订的两个本子,双手捧了上去。王燮打开一看,不但已经开笔做文章,而且除了八文以外,还有诗词,肚子里颇有些货色,一笔字也写得不坏。

王燮是苦学出身,知贫土的辛酸,一看何桂清的形,顿起怜才之念,于是吩咐:“这样吧,从明天起,你跟大少爷一起念书好了。”

大少爷就是王有龄。何桂清从此便成了他的书僮兼同窗。

这个何桂清可就是杨承福的主?王有龄要解答的,就是这个疑问。

他懊悔没有问清杨承福的住处,此刻无从访晤。转念一想,就是知道他的住处,也不能贸贸然跑了去,率直动间。如果是那个何桂清,可能他的家世是瞒着的,一下揭了家的痛疮疤,旧雨变作新仇,何苦?倘或不是,杨承福一定以为自己有痰疾,神智不清,怎还肯在他主面前竭力保荐援引?

这样一想,便仍旧只有从回忆中去研究了。他记得何桂是个很自负的

,也很重感,在一起念书时,常常暗中帮自己做功课。他喜欢发议论,看法与常不同,有时很高超,有时也很荒谬,但不论如问,夜雨联床听他上下古今闲聊,是件很有趣味的事。

可惜,这样的子,并不太久,王有龄的母亲在昆明病殁。他万里迢迢,扶柩归乡,从此再没万跟何桂清见过。而且也下曾听他父亲谈过,事实上他门父子从云南分手以手,见面的机会也不多。王有龄记得何桂清比自己只大一两岁,如何能在十几年前就点了翰林?而且他也不尾云南,不可能在云南应乡试。看起来,这位户部侍郎放江苏学政的何桂清与自己的同窗旧何桂清,不过姓名巧合而已。

可是,为何又都在云南?一巧不能再巧!听杨承福悦他上,少年早发,“有才气,又漂亮”,这些又都象是自己所以的何桂

疑云越来越,渴求澄清的心也越来越重,好不容易盼到天黑,杨承福应约而至,依然是四碟一火锅,对坐小的。

“下午总算办了一件大事。”杨承福说,“把船都雇好了。”

“喔!”王有龄问到何桂清,这次不再用“你家大”的笼统称呼了,“何大什么时候到?”

“总在明天午间。”

“一到就下船吗?”

“哪里?起码有三四天耽搁。你想,通州有多少官儿要结我家大

别的不说,通永道、仓场侍郎的两顿饯行酒,是不能不吃的,这就是两天去掉了。“

“那么……”王有龄很谨慎地问,“我能不能见一见何大?”

杨承福想了想说:“索这样,明天上午你早些到行辕来,等我家大一到,你在门‘站’个‘班’,我随即把你的‘手本’递了上去。看他怎么吩咐?”

“好极了。我遵办。”

“还有句话,我家大自己年纪轻,漂亮,所以看也讲究仪表,他的袍褂带来了没有?”

这倒提醒了王有龄,他是五月里动身的,临进赶做了一套夏天的袍褂,冬天却还没有。

听他老实相告,杨承福便说:“亏得问一声。现做是来不及了,买现成的也未见得有。好在你身材中等,我替你借一套来。”

杨承福非常热心,亲自去替他借了一件簇新的蓝纳棉袍,一件狐皮出锋,玄色贡缎的褂子,一顶暖帽。王有龄开箱子把八品顶戴的金顶子,以及绣着一只小小的鹌鹑的“补子”都拿了出来,配置停当。看看脚下那双靴子,已经了两个,便又叫刘四去买了双新靴子,一面在客店门的“剃挑子”

上剃了、刮了脸。回到屋里,了急急地又剔亮汕灯写手本,在自己的名字下面,特别用小字注明:字雪轩,一字英九“。这样,如果杨承福的主,真的是当年同窗兼书僮的何桂清,便决不会想不起他这个”王有龄“是何许

第二天一早,收拾整齐,揽镜自照,果然“佛要金装、要衣装”,穿上这身借来的新袍褂,自觉气宇轩昂,派十足,心里一高兴,神越觉爽健,叫刘四雇了乘车,一直来到杨承福所说的“行辕”:西门一座道观的舍。

“你来得早!”杨承福说:“总要午间才能到。且坐了吃茶。”

这时王有龄想起一件事,回把手本递了上去,说不定就有石天惊的奇遇出现,到那时杨承福不知自己的苦心,一定会在心里骂:“这小子真会装蒜,枉为待他那么好,居然事先一点风都不露,太不懂了!”但是,要实说固然不可,就露一点根由,也是不妥,恩来想去,只有含含糊糊先安一个伏笔,等事后再作解释。

于是他把杨承福拉到一边,悄悄说道:“杨二哥,等下如果何大小接见,说不定有些花样,让你意想不到。”

“什么花样?”杨承福有些紧张。“你不是要上什么‘条陈’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