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胡雪岩全传

关灯
护眼
第5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纳实缺虽由康熙为三藩之,筹措军费而起,但至雍正朝即成为“常例”,捐纳收几为国家岁收的一部分,只是比例不大,平均总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捐例之滥,始于嘉庆朝,它的收常为岁收的一半,嘉庆七年那一年,更高达岁收总额百分之八十以上。

“捐例一滥,其弊不可胜言。”王有龄泰然说道,“我自己虽是捐班出身,但也实在叫我无法看得起捐班的。只要有钱,不管什么胸无点墨的,都可以做官。做官既要先花本钱,那就跟做生意一样,一补上实缺,先要捞回本息。请问吏治如何澄清得来?”

“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吴委员说,“赴试登进,自是正途,但‘场中莫论文’,要靠‘一命、二运、三风水’,所以怀才不遇的也多的是。捐例开了方便之门,让他们有个发挥机会,不致埋没才,也是莫大功德之事。”

这是在暗中恭维王有龄,他当然听得懂,而且也不必客气,“象兄弟这种形到底不多。”他说,“纵有一利,奈有百害何?如今为了军费,越发广开已滥的捐例,搞得满街是官,那还成何话说!”

“东翁见得极是。”杨用之倒是真的心悦诚服,所以不自觉其矛盾地改了论调,“本朝的商税,原就不重,杂赋中的牙帖税、当税、牲畜税以外,买卖的商税,只有买别地货物到店发卖的‘落地税’,也就是‘坐税’。至于货物经过的‘过税’,只有关税一种,如今酌增厘捐,亦不为过。”

“就是这话罗!”王有龄中这样在说,心中却己想到厘捐是否亦可在浙江开办?

一场议论,算是有了结果。胡雪岩换了个话题,他很佩服钱江,所以这样发问:“杨老夫子可识得那位钱先生?”

“你是说钱江?”杨用之答道,“我们不但认识,而且还沾些亲。他字秋平,又字东平。祖上曾做过山东巡抚,他老太爷也在山东做过官,此从小不凡,样样聪敏,就是不喜欢做八文章。”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