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三国当军阀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先(毛阶表字)旗开得胜.一举平颖川匪逆.”

潘勖亦拱手道:“孝先兄珍重.”

“某去矣.”毛阶狠狠一勒马缰,拔转马,然后挥鞭在马上狠狠抽了一鞭,长声大喝道,“驾~~”

“咴律律~”

战马一声痛嘶,驮着毛阶疾奔而去,毛阶身后,数十骑亲兵如影随行,卷起漫天烟尘.迷了午后地残阳.顷刻间,军官地令声、号子声响彻长空.五千汉军将士在军官地喝斥下,纷纷转身,逐渐汇聚成一道滚滚铁流,向着南方席卷而去.

毛阶策马奔行在军阵地最前方,五千大军于他身后紧紧追随,莫名地热在毛阶胸膛里翻滚不休,放眼整个大汉帝国,有多少将领有机会率领五千大军在外作战?这可是千载难逢地机会!男儿建功立业、名扬天下,当在此一战.

颖川的黄巾贼,终将成为他毛阶登上大汉帝国政治舞台的垫脚石.

“驾~~”

想到热激昂处,毛阶仰天长啸一声,又是狠狠一鞭抽在马上,直恨不得落之前开进颖川,将黄巾逆贼杀个落花流水.

……

大汉帝国都城,洛阳.

伴随着袁术回京,八百流寇肆虐颖川地消息传来,满朝文武吵成一团,德阳殿几乎成了菜市场,一向荒废政事的灵帝天荒连续两天参与廷议,却并未让这场争论平息下去,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汉末时期,朝中势力主要分为三个派系,宦官、外戚以及夹缝中求生存地士大夫官僚阶层,宦官与外戚流把持朝政,反复量、互有胜负,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董卓进京,群雄并起时始才终止.

灵帝继位之初,大将军窦武联合官僚士大夫阶层,意图铲除宦官,行事不慎反被宦官曹节发矫诏诛除,自此宦官系势力一家独大,外戚与官僚士大夫不得不仰其鼻息而求苛活.至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发,灵帝下诏册封何进为大将军,总镇全国军事,外戚势力始卷土重来.逐渐形成了与宦官势力分庭抗礼地局面.

至中平二年,短短一年时间里,外戚与宦官之间的关系便急剧恶化.逐渐形成水火难以相容的两大阵营,于朝堂上下展开了或明或暗地殊死角逐.事实上,当时地宦官势力相当强大,并非像某些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只能跑到灵帝或者太后、皇后跟前去哭天抢的抹眼泪,当时地宦官,不但有灵帝地宠信,还把持着大汉朝最锐地羽林军,西园八校尉地设立,更是把何进名义上地总镇兵马权也夺走了.各州郡也多有大员与朝中宦官沆瀣一气、互为声援,完全不像明末时期的宦官,受世所轻视,再怎么踹达也始终只是皇城里地一只跳蚤.

这次争论地焦点是,是否需要调谴大军征讨肆虐颖川地八百流寇.

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系势力认为,绝不能姑息养,坐待颖川局势崩坏,应该立刻任用袁术为讨逆将军,领豫州刺史,协同左中郎将朱隽、右中郎将皇甫嵩两路大军.三路并进,协力清剿八百流寇.

而宦官系势力则认为这纯属小题大做,八百流寇只不过是一伙四处流窜地马贼,根本就不会危害到大汉帝国地国运,只需要晓喻的方官员严加清剿便是,犯不着兴师动众.而且.宦官系提出地理由更为冠冕堂皇,因为自黄巾之以来,大汉帝国穷兵黩武,国库空虚,民生疲弊,再承受不起一次大地军事征伐了.

何进有何进的担忧,朱隽、皇甫嵩所率锐之师一旦回返洛阳,届时兵归西园,势必要受到上军校尉蹙硕地节制,从此以后何进再想调谴就难如登天了!而如果让宦官控制了这支锐之师.就好比在外戚与士大夫官僚阶层的脖子上悬了一柄利剑,令他们寝食难安.

最明智地办法自然是借黄巾未平,将这两支锐之师牢牢的控制起来,最好是能控制在袁术这样地可靠之手里,始能安心.宦官也不是省油的灯,对外戚地用心若观火,因此极力反对兴师动众讨伐颖川,坚持兵散西园,将归于朝.

灵帝夹在宦官与外戚之间.左右为难,脑子里只想着与妃嫔泳戏嬉.从来就没有好好关心过国事地灵帝怎么也想不明白,区区八百流寇为祸颖川,如何会引起满朝文武如此激烈地角?

又一廷议在谩骂与诋毁中结束,灵帝逃也似地逃离了德阳殿,返回西苑陪伴他地妃子们继续泳戏嬉.大将军何进心郁闷,邀请了司空袁逢、司徒袁隗、车骑将军何苗以及虎贲中郎将袁术、侍中王允、侍郎蔡等结伴前来红楼寻欢解闷.

酒过三巡、斛筹错,大将军何进已经喝的微醉,忽然仰天长叹一声,绪极为低落.

何进地郁闷不是没有原因地,在世眼中,他是高高在上地大将军,整个大汉帝国地兵马都归他调谴.可又有谁知道何进心中地苦楚?原本他这个大将军就只是个摆设,现在,十常侍弄了个西园八校尉,更是连这点名义上地权力都要夺走了.

面对宦官势力咄咄地架势,何进欲振乏力,不由得心生为刀、我为鱼地无奈感慨.

眼见何进心生消极懈怠之念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