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857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九节 把洋人留在新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他们只是提了一个谈判大纲而已,正程序不应该是对方也提出他们的要求,然后双方就各自的要求先进行初步的磋商,确定那些条款可以谈判后,在进行正式的谈判吗。

可对方一封信就把自己打了。

查尔斯还想要争然下,却被一声“送客”给撵了出去。

不是朱敬伦不想谈判,他比谁都更想谈判,洋已经做出了表示,他现在需要广州那些官员给自己表示了。

“方山,你立刻马不停蹄赶往广州,把洋这些要求给大们。请大定夺。告诉他们,洋希望能在广州进行谈判。”

的谈判要求给了朱敬伦强大的火力,用力吓唬广州官场的火力。这些条款中,大多数广府都不敢答应,比如洋拥有在广府各地经商的权力,打死那些大也不会答应,让洋在整个广府到处流窜,鬼知道会出什么子。让洋教横行,也不是黄宗汉等读书出身的官员愿意看到的,他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让他们明确答应,白纸黑字,除非是皇帝下令,否则没敢答应,那可是一世骂名啊。但最让他们恐慌的,恐怕还是朱敬伦让方山转告他们的要求,那就是洋要去广州谈判。

费了多大的劲才把洋从广州赶走,为此黄宗汉跟柏贵先是斗争,后又合作,现在洋又想来,恐怕没一个官员愿意沾染洋

所以朱敬伦让方山去广州转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在吓唬广州官场,广州的大官们会怎么做,肯定是下严令,要求朱敬伦将洋拖在新安。连咸丰皇帝都不肯让洋进bj换约,让花沙纳和桂良想办法把洋拖在sh更何况广州这些官员呢。整个官臣是这种避洋唯恐不及的气氛,朱敬伦很容易就能利用起来。

方山带去的消息,果然引起了广州官场的恐慌,已经复职的柏贵和黄宗汉以及布政使等大员集体磋商,这种事没敢自己拿主意。

几乎顷刻间他们就达成了一致意见:“不能让洋进广州!”

方山骑马一天才赶到广州,而广州这些以低效率出名的老爷们,不到半个时辰就达成了一致,将他们的决定告诉方山,让方山连夜回新安,让朱敬伦想办帆洋留在新安。

一天一夜,一来一回,方山就回来了。

朱敬伦不着急,洋那边还没有反镭,他已经写了一封长信,相信额尔金能看到,他在信中告诉额尔金自己对于维护贸易的诚意,并且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希望香港方面认真考虑。他告诉额尔金,他很想推动广府贸易恢复,但是这十分不容易,如果英国有诚意,他愿意跟英国一道大力推动。

并且就英国提出的那些要求进行了认真回复,告诉英国,因为英国的许多不法行为以及冒失的军事行动,让广府乡村百姓对洋仇视甚,在这种况下,如果洋打算广府各地进行贸易,广州政府无力保护他们的安全。建议英国暂时先恢复在新安的贸易,朱敬伦表示愿意通过官府推动中国商来新安进行贸易,华洋双方暂时都在新安进行贸易的话,会极大程度上保证双方的安全。

至于传教问题,朱敬伦认为应该暂时搁置,等双方恢复贸易和接触之后,同时tj条约完成了换约后,再行商定这个问题不迟。

同时朱敬伦解释了目前的况,告诉洋,只在新安,自己才有决定权,才能保证正常的贸易,其他地方的贸易,不再自己职权之内,因此不做讨论。

朱敬伦的回复是相当专业且有建设的,额尔金果然认真的阅读了这封信,并且专门请来赫德,跟赫德认真打听了一些关于朱敬伦的况。

听完赫德的报告,额尔金了解到朱敬伦在广州官府中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决定认真对待这次谈判,专门叮嘱包令,下一次去谈判,让赫德作为顾问。

第八天,一匹快马从广州直到新安,带来了一封朱敬伦等待许久的任命,清廷正式任命朱敬伦为新安知县。

这才是他拖左十天的原因,因为算算时间,他的任命该下来了。现在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新安知县的身份跟洋谈判新安贸易的问题了,而且是在广州官方支持下进行的谈判,而不是私下的谈判。

可以说正式谈判开始前,朱敬伦就给自己扫清了任何障碍,包括来自舆论的和官方的。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