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857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四十二节 把人民组织起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到了这些手里,果然就有站出来了。

“什么?还要联保,大家就是来拼命的,用不着联保。”

“就是,我等一片拳拳之心,可奈何有些居心不良,若是有意滋事,岂不是连带了好?”

“可不,乡野村夫知道什么,若是起了歹心,岂不连累我等。不能联保!”

一个个讨论的热火朝天,怨气四溢,朱敬伦等他们酝酿了一阵之后,马上拍案而起。

“都嘴!”

所有都看向他。

“你们一个个的嘴上叫的山响,等洋真打来了,到时候临阵脱逃,有几个兵敢打。到时候洋占了新安,你们谁能落的好去?联蓖是为了大家一条心,你们一个个怕芹,本官不怕。本官跟你们一起联保。”

说完泼墨挥毫,将自己的大名,签在了保单的第一个。

但依然没签字。

一个个声音小了些,都表示大家都是诚心诚意保家守土的,犯不着用个规条约束着。还又说割让一事也就是风闻,还没个影儿呢,没准洋也就是那么一说,未必会来真格的。有些明显已经打退堂鼓了。

朱敬伦大怒:“姑且不说洋敢不敢割整个新安,九龙那可是已经摆上案了。朝廷一旦签约,到时候洋来夺地,九龙是跑不了的。你们一个个的,哪里知道洋的狡诈,岂不闻天竺国,依然被那英夷灭了,而且不是一天一年灭的,他们用了一百年灭了天竺,就肯用一百年灭我中国。到时候子孙后代没有尺寸之地,一个个的都得给才。有说本官跟洋勾搭,难道就没听说过本官可是跟洋见过血的,看看本官的后背,这是炸洋炸的,你们一个个好好看看,本官都敢拼命,你们都怂了吗?”

朱敬伦说完,直接脱下了上衣,露出一个狰狞的脊背,上面密密麻麻的是大大小的伤疤,炮一起,极为可怕,跟朱敬伦年轻的面容完全不搭,尤其是那一根根纵横错的刺让看着都不由心生寒意。

朱敬伦在众面前转了一圈,很多都不由自主的咽了唾沫,他们也听说过朱敬伦的故事,此时想起来,才明白,这货可是一个敢玩命的亡命徒啊,平时是被他那张客套的脸给骗了。

什么最可怕,不要命的最可怕,到现在位置,被炸断了腿的赫德见到朱敬伦发怒,都有些哆嗦,就是因为朱敬伦是一个为达目的连命都敢不要的,跟这种谈条件的时候,往往都很没有底气,很难有勇气反驳对方提出的要求,因为你不知道对方会为了达到目的出什么。

“我签!”

突然有一个说话了。

是九龙邓氏的老秀才,名叫邓文举,虽然只是个秀才,但邓氏的好像读书都不太行,他就算最有威望的读书了,教了几十年的书,邓姓后辈的读书子弟,有的父子两代都是他教出来的,当然很有威望。

这老家伙这次来就给不断的诉说邓氏的遭遇,博得了很多,又让很多担忧,别不过是同和担忧,邓氏可是有切肤之痛的,恨洋都恨了二十年,那时候邓文举还是一个一心功名的秀才呢,现在都老的没了科举的心气,但这仇恨可一天都没忘。

邓氏签名之后,九龙的其他家族也都跟着签名了。

这时候朱敬伦递了一个眼色,陈芝廷立马站出来,代表沙井陈家也签上了名字。

沙井一带的曾氏、潘氏也跟着具名。

这些宗族同气连枝,虽然开枝散叶,但很多都公认有同一个祖先,比如沙井的潘家根据族谱就知道自己是从福永怀德搬迁来的,两地本就相距不远,虽然分立了祠堂,但也定期连宗公祭祖先。

那么沙井的潘家签字了,福永的潘家就没道理不签字。

就好像当年开枝散叶一样,签字也连带着扩散开来,很快纷纷签字。

用了半个斜,大多数家族都签字了,剩下那些还没有签字的就要承受其他的压力,不用朱敬伦鼓动,有的是劝说他们。

最后一批签字的,是新安东边的客家,他们一开始抱成团不肯签,突是黄家,黄姓基本是新安第一大姓,号称新安十大家族之首,遍布新安各地,沙井也是一个聚居地,他们的开宗先祖东晋时代进史书的大孝子黄舒最早就定居在沙井参里村。

可有意思的是,形成族群的才三百年的客家黄姓,有一些宗族的族谱中,跟沙井黄姓的祖先是同一个,因此有几个客家黄姓认为他们跟广府黄姓是一个祖先。但也有的不认,广府黄姓主要认东晋的黄舒,而客家公认的则是明末清初的走方郎中皇朝轩。但是有的族谱则直接追溯到了唐朝时期的黄峭山,又有族谱中将黄峭山的祖先推到了黄舒身上。

总之很,两个不同源流的族群,在某个祖先身上找到了共识,所以两姓黄家有的村落关系还是不错的,互相攀亲之下,黄姓第一个签字了。

黄姓是大姓,他们在客家群体中分布十分广泛,他们一签字,其他也就被劝服了,跟着签字。

一直折腾到午后,所有的乡绅、宗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