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857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七十六节 整肃军纪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民军中的一些军官担心自己的安危,他们是农民军,总有一种自己做过反贼的隐忧,而侯进向来比较高调,自诩朱敬伦的兄弟,他们就想结侯进,一个营的官兵集体凑份子在侯进过生的时候送来了大礼。

其他部队有样学样,今天有送,明天有送,有理由也送,没理由也送,侯进手下有一个师爷,说这样太麻烦,跟大家商量好,每个月该送多少,将这种送礼固定下来。这种制度的腐斳像7o年代的香港,大家都是有系统有组织的收让处。

之后就展成了每月,侯进的手下按月去收让处,具体就是侯进的师爷。

由于不识字,侯进是离不开师爷的,谁能想到这个师爷将他推到了死地。

经过调查,黑狗那边确实没生这种况,先黑狗带领的部队,主要是五坑军,以及在州招募的州军也归他调遣,五坑军的客家州军的,都是相当排外和刁横的族群,黑狗的手因此还伸不进去。

但是这些军队中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其中都出现了一些同乡会之类的虚织,这些虚织也类似侯进那样,按比例收取每个士兵的军饷,将这些军饷用作某些慈善活动,比如给家乡捐献一座桥,还有军中士兵病倒了,家里出事了,都用这些钱应急,用说算是一种保险基金一般的东西。

还好现的早,要是让这种现象持续下去,过不了几年,朱敬伦的军队大概也要跟清军一样没什么战斗了。

“传我的命令,把侯进收监,让军法官审理。”

朱敬伦叹了气。

同时明白自己的军队中制度还有漏,不是这些制度不够好,而是中国太善于钻空子了,那些做惯了幕僚的师爷群体,更是这种钻空子的好手。

“侯进的师爷、亲兵等一律收监,等候审理。”

朱敬伦补充了一句,具体问题有军法官按照军法处理,他向来不会涉法律。

接着朱敬伦开始跟谢琦等参谋部军官商量完善军队监察制度的问题。

原本的监管体系原封不动,该审查审查,该审计审计,朱敬伦将组建一只规模不大,但是独立运作,向他直接负责的宪兵部队。

宪兵部队的第一任长官,朱敬伦疡了参谋总部中的黄焕清,黄焕清是一个秀才,上进心很强,但是做不够圆滑,总喜欢表现自己,这种格在中国群体中一般不会吃得开,很容易被排挤和孤立,他就处在这样一种境地。

但这种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办事比较死板,上进心又让他们敢于得罪,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在乎踩在别身上。

授命黄焕清组建一只1oo规模的宪兵部队,所有成员都需要识字,因此直接是从各地县学中的学生中招募的,现在读书当兵的意愿比之前高多了,只要是拥护朱敬伦的读书,一般都不会拒绝到军中任职,因为朱敬伦在进行一个造反事业,造反事业早期,肯定是军沽上,做武官更容易出地。

在不怕得罪的风格下,黄焕清还真的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给军官送礼的况,是十分普遍的,不敢说每一个士兵都要给军官送礼,但至少有两三成要送礼,偶尔送过礼的更是过八成,从没送过礼的,就只有一成。

可怕的是,出现这么普遍的送礼况,却没觉得有错,不管是送礼的士兵还是收礼的军官,都不觉得有什么错,因为送礼是一种文化,早就心了。

问题是,侯进可不就是从收礼转变为最后上门索礼的吗,对普通士兵来说,拿出每个月的三分之一军饷,这是很沉重的负担。

而其他军队中出现的送礼况,尽管没有演化成侯进这种制度化,可依然十分沉重,许多士兵依然是将军饷的三分之一都要变成给军官的四季礼物。

如此严重,却没当成问题,这是最可怕的问题,到了不能不整改的地步。

“军中严禁收送礼,违者以纳贿论处!”

朱敬伦不得不颁布下严厉军法。(未完待续。)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