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857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二十五节 大明犯了拖延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俾斯麦想到,如果大明能够匪夷所思在战争前一刻,选择对俄国做出让步,俾斯麦觉得自己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俄国接受和平。更多小说 Ltxsfb.com

原因很简单,刚刚结束的明法战争证明,西方国家还没有能力在东亚大陆上,跟大明这个新近崛起的强国对抗,不是西方国家的国力不如大明,而是上万公里的距离大大削弱了西方国家向东方投放力量的能力。

法国还能调动近百万队进越南,都无法取得对抗大明的任何优势,俄国绝对没有这种能力,西伯利亚的水系绝对无法支持一百万作战,俄国自己就有经验教训,彼得大帝时候跟满清的康熙进行过对抗,尼布楚的哥萨克同样处于法国在越南遇到的窘境,那就是长期被中国围困,最后不得不投降。

选择从海路上进东方,那更是不可能的事,且不说法国舰队远渡重洋之后遭受到的毁灭打击,俄国海军还远远不如法国呢,仅仅提出英国两个字,就能让俄国连一点海路作战的想法都不会有。

一切现实条件都正面,一旦开战,俄国必败。

俄国不会接受一场必败的战争,大明强势阻击俄国,俄国也不得不硬着皮为尊严而战,可如果大明给了俄国不战的机会,相信俄国会抓住的。

比如大明决定向俄国开放秦皇岛,暂时满足俄国的经济利益,俄国有了一定的回报,自然能够暂时忍受没有出海的不便。

但长期下去,俄国肯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向出海发起冲击的,这是他们的历史宿命,只要俄国想拥抱海洋,他们跟大明和英国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会发展成长期的对峙,这才是对德国最有利的,因为德国要的不是俄国一两次向东的扩张战争,而是希望俄国能长期将力量投放在东方。

于是就在明俄战争即将发之际,俾斯麦约见俄国大使,向俄国提出了最合理的建议。

俾斯麦告诉俄国,如果德国能说服大明允许俄国使用大明的港,俄国应该接受。

俄国大使表示,俄国无法接受长期受到东方国家钳制的局面,不可能忍受自己的出海被大明控制的况。

俾斯麦则表示,一旦开战俄军必败,将会永远丧失获取东方出海的机会,永远被海洋国家封堵在寒冷的北半球。

俄国大使迷信俄国的军事力量。俾斯麦提醒他们注意一下法国的遭遇。

接着俾斯麦提出了一个非常诱的建议,那就是俄国不妨先利用大明的港扩大利益,同时改善俄国通往东方的通条件,俾斯麦认为,俄国修建一条西伯利亚铁路,将俄国本土彻底跟东方的海洋连接起来,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俾斯麦表示,非常看好这么一条西伯利亚铁路的经济前景,如果俄国有需要的话,德国非常乐意为这条铁路提供资金支持,因为德国丝毫不担心这条铁路的还款能力。

俄国大使被说服了,然后将自己的建议写成报告回报给了俄国外部,俄国外部分析之后,认为这是一条完美的解决目前“打又打不赢,退又不甘心”窘境的方法。

俄国只需要暂时向东方国家做出让步,然后修建西伯利亚铁路,铁路修通之,就是从东方国家手里将利益原原本本收回的时候。到时候别说在葫芦岛修铁路了,大明的秦皇岛港也能夺过来,还能进一步南下去天津修建铁路,去山东修建铁路,将俄国的控制范围一步一步往南延伸,温暖的热带地区。

于是就在大明队都切断了葫芦岛和锦州的时候,俄国照会德国,愿意接受德国调停,将战争的马达,关闭在发的前一刻。

大明也接受了德国的调停,表示大明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但凡是出于和平考虑,什么条件大明都愿意谈。

于是大明和俄国的外官,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做到了谈判桌前。

按照管理不相互争吵一番,讹诈一番,谈判是不会切正题的,满清的士大夫经常吃这个亏,因为他们不习惯跟个商贩一样,为了利益在谈判桌上锱铢必较,他们幻想着羽扇纶巾高谈阔论中,就天下大势于鼓掌之间,所以每每在家的讹诈之下就妥协了,岂不知这只是谈判的开场白而已。

谈判再次顺利展开,双方都做出了让步。

俄国表示不染指秦皇岛,而大明则表示不对恰克图铁路提出要求,俄国获得了恰克图铁路不受限制进秦皇岛的权力,而大明则得到了从秦皇岛到葫芦岛段铁路的修建和运营权,但大明必须采用俄国的标准来修建这段铁路,从而让俄国的火车可以从恰克图一路驶秦皇岛。

此时谈判已经过了整整一年,谈判如此顺利,让英国感到十分郁闷,俄国进秦皇岛势必将英俄矛盾长期化和复杂化,任何事一旦拖延久了,就充满了变数,英国不认为大明能永远站在英国一边对抗俄国。

就在年底前,大明已经开始跟俄国商谈具体条款的时候,突然大明队在葫芦岛展开了行动,没有任何征召大明队向葫芦岛开进,跟俄军紧张对峙起来。

大明兵部向外宣称,有大明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