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857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二十八节 赫德的财政政策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万两。甘蔗则有三百多万两。城市商业用地则能承担更高的税率,征税高达三千万大明两。

光是土地税一项,大明就增收了六千万两,大大提高的大明的征税能力。

但仅此还不足以让大明税收提高到英国六成的程度。

赫德还向特定群征税。

比较有特色的是,对蓄养小妾的富征收纳妾税,对坚持儿裹脚的父亲征收裹脚税,这两项税收朱敬伦是大力支持的,因为他历来就反对裹脚和纳妾的恶习。

别说这两项税收也是相当丰厚,大明这些年出现了大批富豪,有能力纳妾的阶层,至少有百万之多,政府登基的小妾数量高达四百多万,赫德对此征收重税,每个小妾,每年必须缴纳十两银子。而裹脚的子,数量则无法统计,因为很难一家家清查过去,裹脚属于保守的封建糟粕,而保守的家庭,子是很少出门的,中国的脚相当于西方的胸,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官,更是不可能让查看。

所以暂时裹脚税收上来的还不多,一一年只需要缴纳五两银子,去年才征收到了五百万两银子,而大明裹脚的何止百万。

另外赫德还加征所得税,但遇到了裹脚税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登基困难,大明百姓还没有习惯将收存进银行,很多更习惯持有现金,结果就是无从统计百姓的收,对上亿进行收普查,需要的行政资源又太大,让百姓主动申报,傻子才会报。只要有一个偷逃这种税收,其他就会在“他都不,我也不”的公平心态下拒绝缴纳,一旦多了,就又会形成法不责众的心态,更没了,因此这项在英国最重要的税收项目,在大明基本推行不下去。

说到底还是因为英国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国家,土地是作为资产高度流动的,买卖土地跟买卖棉花一样,只是生意,而土地在中国则带有浓厚的神意义,土地往往无法跟金钱完全挂上等号,因为有钱也很难买到想买的地。

农业社会对个素质的要求,也没有商业社会那么高,在商业社会不讲诚信所带来的成本,远高于讲诚信所付出的代价,而农业社会对诚信的要求并不是必需品,而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所以对于那些统计困难的税收,基本上很难推行,因为老百姓肯定是能偷逃就偷逃,没愿意多税。

但赫德的目标是,将大明的财政收,提高到英国同等级别,因此他还必须继续推行各种税收试验,寻找到最合适中国的税收制度。

这时候他的目光盯在了高度增长的工业上。rw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