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857

关灯
护眼
第八百一十六节 向贫富分化说不(2)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量的社会问题。

这是另一种况了。

朱敬伦考虑的是,北欧遇到的问题,是有他们自己的偏激引起的问题,比如工党执政的北欧国家,过于强调工的利益,最后造成了低效率。这种问题,在现在的中国不存在,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根本没有福利,工一旦失业连基本保证都满足不来,即便工作,生活过的也不富裕,这不是享受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所以朱敬伦建立福利制度的决心决不动摇。

可是当他将自己的态度跟三省六部的官员一说的时候,一片反对声

尚书令赫德是一个比较弱势的宰相,不是他本格柔弱,而是他身份决定的,他是一个英国,可因为他是一个英国,所以他信奉英国那一套自由经济理论。

这已经是1901年代了,各种经济学理论已经出现,老马的资本论都发行几十年了。

赫德和一些接受了西方经济力量的技术官僚集体反对,认为朱敬伦所认为的,建立福利制度是效仿德国,在中国很难实行下去,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不工作也能得到收,只会养一大群懒汉,而且他们天然认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自然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朱敬伦跟他进行激烈的讨论,告诉大家说,他建立福利制度的目的,不是德国的目的,不是俾斯麦说的,“期待拿退休金的最好统治”,真正的目的是富民,让富足。

可依然很难说服官员们。他们私下里说,这是皇帝做了一个美梦,却想拿来治国。

朱敬伦感叹,他所打造的政府早就变了,他突然有些怀念当年那群迂腐的士大夫组成的政府,他们迂腐,但他们有民本主义神,哪怕不做,他们也会感叹民穷民弱。现在倒好,这些官员对穷没有一丝怜悯,认为穷是因为懒惰,是因为天生蠢笨,活该受穷。

他们的思想不是传统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而是弱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不能怪他们,全世界的政客大多如此,这是世界流行观念。对抗这种观念的,恰恰是从工文化中诞生的社会思。有的国家,两种观念都走向极端,最后发革命,有的国家,两种观念进行了妥协,最后进福利社会。

革命始终是成本最高的变革方式,能避免的况下,朱敬伦绝对不想看到。

现在这种迹象的苗已经产生了,本1880年代开始出现工摆工等运动,中国在90年代也开始了,工中大大小小的组织已经出现,有的抱着西方流行的各种社会思想,有的甚至抱着革命思想。

这些组织,并不仅仅是穷苦工自发建立的,恰恰相反,大多数组织,其实是生活比较富足的英参与建立的。最早的一批工会,是工厂中一些来自西方的技术专家,以及从西方留学回来的技术骨建立的。

这些英建立的组织,大多数也并不打算革命,他们只是想通过谈判的方式改善工待遇,提高工作,改善工作条件。

一旦这些理的组织的目的不被满足,那些极端的组织就会站出来,甚至看不到希望的理组织也开始走向极端。

朱敬伦赫然发现,在思想上,富有良知的英,不管是新知识英,还是传统士大夫,他们的思想竟然殊途同归。

或者真的是胡适所说的,在一切类美好道德层面上,各国传统美德都是互通的,儒家的仁政思想,忠孝礼仪文化,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的。

朱敬伦发现,靠说服已经很难让目前这些技术派官员跟自己站在同一阵线,即便强行通过一些政策,没有他们的主动支持,最后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思之后,他决定将陈芝廷请回来。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笔趣阁:. 手机版网址:m.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