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唐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七十七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7)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

第三百七十七章谁是最后的赢家

然而,翌早朝,李俶等还未来得及再次联名上表,提出由楚王披甲出征的朝疏,皇帝就范,赵王李系一反常态的主动上疏,请缨挂甲出征,讨伐安庆绪叛逆。更多小说 Ltxsfb.com

一语既出,满朝文武震惊,几乎是炸了锅。

从来都不引瞩目的赵王李系,竟敢当众挑衅楚王的权势,主动请缨挂甲出征,这意味着李系已经与李俶唱起了反调——他怎么会有这个胆量?他这是要什么?什么时候到赵王冒出来了?

很多朝臣都在瞬间涌起如是强烈疑问。

李亨倒是神色平静。他端坐在龙椅上,目光邃,在李系的身上一扫而过。

李亨的手上捏着一张孔晟通过“第九”送达皇帝身边的奏表。孔晟在奏表上举荐李系为将率军出征,这让李亨再一次确认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他从始至终都忽视了次子李系的存在。

正如孔晟的判断,对于领军出征的,皇帝或许有些犹豫不决,但绝对没有考虑过孔晟。对于孔晟,他早有安排,这一切早与孔晟达成了某种默契和共识,所以孔晟是不会动的。

这数之间,李俶正在通过他所能调动的各种资源向宫中施加压力,无论如何,这天下的兵权必须要牢牢掌控在他这个皇长子手里,这是他赖以拿下东宫储君之位的最大倚仗,李俶不会轻易出去。

这一点,不要说满朝文武心知肚明,皇帝李亨也若观火。可这正是他最愤怒和忌惮的地方。自己的儿子已经成长为足以威胁到他皇位宝座的程度,这让李亨追悔莫及。

按照李亨的本意,他会在数年后从容立储,而只要李俶安分守己,储君一定是他。可李俶似乎等不了那么久,从还朝长安以来,就在有意无意地试探皇帝的底线。

李俶意欲再次挂帅出征。他是名义上的大唐兵马大元帅,但他想坐实这个位置,他要亲自率军出征,其实根本不需亲临战阵,坐镇东都洛阳遥控指挥就成了,真正上战场杀敌的还是郭子仪这些将领。

李系主动请缨,李俶眼眸中发出火光来。但李俶没有亲自开反对,自有他那群铁杆拥趸跳出来大加反对。

大殿之上,顿时群鼎沸。

李亨面不改色心不跳,端坐在高高的皇台之上,居高临下地环视众臣,任由这些大臣互相攻击嚷嚷个没完没了。

李亨心中其实如同惊涛骇一般沉浮不定。眼前这局面不是他优柔寡断,实在是凶险至极。若是他继续让李俶执掌兵权,这大唐天下就完全成了他这个长子的囊中之物,他这个皇帝终成摆设——其实现在已经变成了摆设。

李亨对李俶这个儿子的才品行颇为认可,将祖宗的社稷江山给李俶,是李唐皇族最优的选择。但没有一个甘心让出手里无上权力,当李俶变成了李亨巩固皇权最大的障碍时,所谓的亲、所谓的祖宗家业传承,都变成了一种笑话。

不过,他也理解皇帝的各种担忧,李俶势力太大,控制禁军,这几乎是死死卡住了皇帝的咽喉,除非皇帝是疯了,怎么可能轻易触怒李俶呢?

相残、篡位登基,在李唐皇室中而言,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当初的唐太宗李世民发动宣武门之变,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利用强权血腥手段坐上皇位,包括当今皇帝李亨在马嵬坡的宫,其实都是摆在长安百姓面前的例证。

当前的楚王李俶,已经具备了争夺皇位的本钱。若是将他到了铤而走险的程度,也保不准他会做出更加大逆不道的事儿。

因此,这几长安城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肃杀。虽然朝堂之上的争斗不关老百姓什么事儿,但作为帝都脚下的民众,其实都有些基本的政治敏感

老百姓都如此,遑论是满朝权贵了。不少暗中观望,等待时机的转变,而更多的是在期盼李俶能早下决断,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当今坐在皇位上的格羸弱的皇帝,其实远不如年轻英武雄才大略的楚王李俶。

反正都是李家的江山,反正李隆基禅让给李亨,李亨再次禅位让权给自己的儿子,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当然,也有少数在暗中等待太上皇李隆基的归朝。李隆基为帝数十年,曾经亲手缔造了大唐辉煌盛世,万国来朝,若是太上皇复辟称帝,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危机四伏,杀机潜藏!

暗流涌动,众心怀鬼胎。

这就是皇帝李亨面临的局面。他已经被到了退无可退的悬崖边上。

而即便是在皇帝的宫中,也同样是不安稳。鱼朝恩进内侍省,一点点蚕食着李辅国的权力,李辅国自然不坐以待毙,两名宫中大太监的生死决斗也是一触即发。

落斜阳。凛冽西北风漫卷过长安城,了冬的长安温度越来越低。到了这个时节,街面上行稀少,商贾闭门不出,百姓归家御寒。

十余骑悄然出了朱雀门,沿着朱雀大街疾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