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殇

关灯
护眼
宋(资料,转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起义,转战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北部一带,并屡次打败官军。最后宋江等被朝廷招安,宋徽宗因素奇石玩好,时常在民间搜刮珍宝,并用大船运回京,每十船组成一纲,称为「花石纲」,许多百姓因而家亡,东南地区的杭州一带受害尤烈,终于激起以方腊为首的民变。朝廷不断派重兵镇压,均未成功。后来改派被招安的宋江队伍参与围剿,才于宣和三年(1121年)消灭起义军,方腊被俘并于同年八月被处死。宋末农民起义虽然都归于失败,但却大大地动摇了宋室的统治。

与此同时,北方真族所建的金国崛起。宋室为了收复燕、云诸州,便联金灭辽,但其虚弱也为金国所悉。就在灭辽的同一年,即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兵分兵两路大举南下侵宋。东路大军由斡不离指挥,西路则由粘罕指挥,共同进攻太原。此时,宋朝的局面已经大,徽宗迫不得已将皇位让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寄希望于能改善局面,抗拒金兵,以扭转不利局势。此时,金兵已到达黄河岸边,直迫宋都开封,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北宋军队在丞相李纲的指挥下,击退了金军,暂时制止了金国的南侵,但由于徽、钦二帝的无能,一心想和金国求和。他们先后答应割地赔款给金国,又罢免了李纲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陷汴京。靖康二年(1127年)春,金废宋帝为庶,立宋臣张邦昌为皇帝,国号楚。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其间共历七世九帝,享国一百六十八年。

宋朝发达的经济

这已早成历史的定论,其他王朝“抑商”,而惟独宋例外。宋初,太祖赵框胤就言“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以享天年”以博民富。后,宋太宗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神宗在位时“尤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这样的重视经济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朝。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宋之初,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道,宋朝调整了历代立法中重刑法,轻民法的传统做法,专门研究施行了专卖法,如盐法、酒法、茶法等法令。宋代则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而且宋的经济法令,统一了国家与经济活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顺应商品经济的规律,是非常科学的法律法规。这些正确的政策导向使商业大兴旺,商贸发展迅猛,手工业发展迅猛,使宋朝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子)银行,这是绝无仅有的!甚至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就算是从近代来看都是非常先进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地域而言,宋时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江浙和四川等老牌地区,就连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也比唐代有较大发展,这也是另很惊讶的。从手工业看,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都比唐代进步的多。宋的手工业除了产地扩大、产量增加以外,技术提高也是非常明显。比如“糖冰”(冰糖)的生产技术,“单筒井”的开凿,宋瓷的良等,无不反应了技术的成熟和创新,而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解放了大量受俘于土地的农民,使他们投于商业,手工业中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而且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加工工厂。如:造船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火器厂、还有各地的官窑等等。可见当时的手工业之兴旺是空前的!早在北宋,中国已懂得用烧煤、炼钢、大型手工业则雇佣几百全职的产业工。而政府的两处军工业聘用八千工——这已经是重工业规模了!华北的钢铁业以1078一年为例,年产达一百二十五万吨的水平,而英国于1788年亦即工业革命之始才不过年产七万六千吨。此外,矿冶、造纸业、制瓷业、丝织、航海业也高度发达。宋代无愧于世界近代之前的”高科技”之家。更是当时世界上的手工业之霸主!从商业看,唐代的城市多趋于行政中心,而宋代市镇则趋于工商业化,唐代都市内的贸易地区由官员严格控制,宋代则更加自由,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的发展,“坊制”的突,集镇的兴起,因此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限逐渐消失。宋代的这一类的”新型”都市有些发展至有了很大的规模,如开封和杭州都达到一百万,而后者就是”马可波罗”在元初所见的“前所未有”的城市,即使是到了至元朝后期,中国以外最大的城市是”格达”其只有三十至五十万之间,数百年后阿拉伯旅行家伊本.贝图塔也称杭州为”世上最大的城市”!从事工商业的逐步增多,产量加大,投资本大幅度扩充,因此构成国家财政收主体的,也已不单独只是农业了,工商业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且在其商业运作中还出现了铜板印刷的广告,这比西方资本主义的广告要早三百多年。就学士苏东坡来说,他就曾给一位做油食老,做过一首广告诗使之兴隆。更有意思的是,宋朝还出现了近似现代报纸的“小报”和史上最早的商标,商标是小可意义重大,这标志着宋朝商业化体系的逐步完善。此外,著名学者沈括所著也是达到了现代货币理论水平,大宋强盛的商业,也是世界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