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伐清

关灯
护眼
第十六节 瓮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到墙基下的空音,自然难以判断攻的地点,他们假设明军填平的壕沟zhongyang是攻的中心点,为了安全,他们站的位置离开中心点几米远。即使是这些最有经验的士兵,真正亲身遇到攻的也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听军官讲述过遭遇攻时的场面。一般城墙倒塌前有明显的预兆,而且坍塌是个缓慢的持续过程,城墙上的有时间调整自己的位置,稍微靠近中心危险并不大,还有利于抢占良好的防御位置。军官们认为,既然听不到墙基下的空音,那么填平壕沟的明军多半是要蚁附攻城,站得紧密点可以更有效地杀伤攻城者。

结果,最有经验、最艺高胆大的那批军官和老兵就跟着城墙一起被轰上了天,附近城垛后的清兵也都从城墙上震得摔了下去,那些没摔下城墙的也被炸的冲击波撞翻在城墙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对于站在半里外的明军来说,天上降下来的碎石最多也就是在脸上砸出个包。但对城墙后的清军披甲兵来说可没有这么简单,先是被炸震得晕涨脑,接着就是无数大组噼里啪啦地掉下来。那些距离点较远,没有被震死、震伤的清兵来不及躲闪,一阵青砖雨突然从天而降,部署在墙后的几百个披甲兵被砸得措手不及。

贺珍冲进来的时候烟尘还没有散去,他和周围的部下挥舞着大刀、长矛,一言不发地向那些倒在地上喘息的清兵上斩去,转眼之间就把豁后还能动的清兵都砍翻在地。接着贺珍把手中的宝剑一指,无数明军就吆喝着紧随其后,向北面朝着钟祥城的处杀去。

此时汉阳总兵还没有闹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已经见到城南和城西两座城楼上都举起了告急的旗号——这两座城楼上,都能看见明军城南偏西的那段城墙,以及明军正从豁处涌进城的景。

“大帅,这是怎么回事啊?”周培公心急火燎地问道。

“呵呵,”汉阳总兵故作镇定地一笑:“贼还有点本事,居然真把城墙挖塌了。”

“那该怎么办?”

“周先生莫慌,无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汉阳总兵下令已经集结在知府衙门前的军队整队出发,当务之急就是去增援城墙处。直到此时总兵还并不着急,他刚才已经在明军填平的那段壕沟后部署了防御部队,总兵估计此时守军正在城墙的缺上抵抗,片刻之间明军还是无法突城中的。

只要援兵一到,缺就会被堵住。若是明军的战斗力比总兵想像得更强,已经有部分明军突城内的话,总兵就会指挥这些集结完成的清兵发起有力的反攻,夺回缺,封闭城内外通,然后将已经突城内的那些明军锐士消灭。

将旗挥舞,总兵大步走向自己的战马。看到旗号的武昌兵也军容整肃,停止了窃窃私语,纷纷昂首挺胸,等着跟着总兵的将旗一起前去迎敌。

“轰”

一声比刚才更大的声响起,这次是从城北偏西的地方传来。愕然惊呆的总兵和几千清兵一起望向第二声巨响传来的方向,只见那里也腾起了满天的烟尘,比刚才那次显得更多,在天空中弥漫得更广。

“北面的城墙也被挖塌了吗?”周培公大叫起来,为什么会感觉官兵的形势好像很不妙呢?

“怎么可能?”总兵愣在原地喃喃自语道,半天没能动弹一下。他明明已经派在两处都听过,墙基下面肯定没有被大片挖空啊。

炸响过去没有多久,总兵就看到城北的城楼上也打起了告急的旗号,发疯一样地向城内舞动着那面旗帜。而此时西面的城楼上则在旗帜上升起三盏灯。

三盏灯一盏是城楼两侧的城墙上发生激战,两盏是城门的门前已经发生激战,三盏则是城在即这是最紧急、最绝望的告急旗号,一般来说,也会是城门楼发出的最后一个信号。

似乎在呼应西城,钟祥的高高的钟楼上突然钟声大作。本来钟楼上的钟就不能敲,在战争期间更是如此,现在钟楼上却发出连续急促的钟声,一声紧似一声,任何一个都能听出这钟声中的惊慌之意。可以想像得出钟楼上那些清兵惊慌失措的样子——他们一定已经急得满大汗,正疯狂地鸣钟,尽力向全城发出警报。

西城挂上三盏灯、钟楼发狂地开始撞钟,安陆府的知府、军官、还有那个姓周的总督府幕客,全都惊骇得说不出话来。刚刚平静下来的军队顿时又是一片哗然,士兵们再次开始接耳。

“没什么大不了的,”汉阳总兵知此时决不能慌。西面的城门已经塞死,挂出三盏灯,说明城楼上的同时看到南北两边的城墙都受到了紧急攻击。钟楼是城内的制高点,看不到城外的战况,总兵估计上面的鸣钟是因为看到明军已经有突墙后的趋势——墙刚塌而已,敌军有突的趋势就已经很惊了。总兵心里得出判断后,立刻用洪亮有力的声音对周围众重复道:“没什么大不了的本将先去增援城南,然后调回城北,保护城墙,消灭城的贼。”

说完总兵就把副将喊来,分给他五百士兵去城北增援缺。这支军队再加上前面部署的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