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反对苛刻,可很多都是不沾染俄罗斯本身利益,就比如承认莱茵同盟;承认约瑟夫为那不勒斯国王,承认荷兰并
法国,承认热罗姆波拿
为威斯特法利亚国王;这些要求就是都承认了,也对俄罗斯造不成实质
的伤害。就如今这战败的
况下,如此条件已经是极其宽容的了。
要知道俄罗斯还从普鲁士那里得到了大片的波兰土地。虽然华沙大公国的成立也让圣彼得堡很难受。
陈鸣静静地聆听着高彦明接下的汇报:法俄两国还签订了攻守同盟条约。两国保证在各个地方,在一切战争中,对一切国家都采取一致行动;并保证为此而动用自己的全部兵力;保证不单独进行媾和谈判。条约规定:如果英国不接受俄国的调停,或者在1807年11月1
前不同意在承认海上自由和退还它在1805年后所夺取的海外殖民地的基础上签订和约,则俄国应断绝同英国的外
关系,并参加大陆封锁体系。此外,俄国有义务建议奥地利、瑞典、葡萄牙、丹麦四国加
对英战争。
如果其中一国拒绝,则俄国将对该国宣战。
拿
仑也向俄国保证:一旦这期间奥斯曼帝国向俄罗斯发起战争,法国将和俄国一起对奥斯曼采取共同行动。
要不是亲眼看到驻欧办的汇报,陈鸣真的不敢相信拿
仑会这么没底线。这让他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廉耻道义的。
奥斯曼可是法国的强力支持者之一啊。他们顶着英国
的压力,不断地向法国输送拿
仑所需要的各种军需物资,而现在拿
仑面临着俄国
的‘友谊’时却毫不犹豫的把奥斯曼给卖了。
当然,这还不是给陈鸣震动最大的消息,更大的震动来自最后从高彦明嘴里蹦出的那句话。
“什么?拿
仑要对伊比利亚半岛动兵?”
陈鸣的记忆里,拿
仑是1808年才
侵西班牙的。虽然世界与他记忆里的世界已经改变了很多,可是拿
仑的
生经历让陈鸣相信了历史修正
的存在。在拿
仑的
生轨迹中,不管他偏离了自己的原定
生计划多么遥远,一
无形的力量总是把他重新拉回既定的轨道。
1795年、1796年,1798年,1799年,1804年,1806年……
拿
仑无数次偏离了‘方向’,最终却又无数次回到了预定轨迹。第四次反法同盟兴起和
灭的时间与历史都非常的相符。
“陛下,拿
仑如果真的对伊比利亚半岛动兵,他就是犯了兵家大忌了。”法国很可能要两面作战,因为有迹象表明奥地利正梦想报复两年前的战败之耻。这一消息,驻欧办早就通报给了南京。
甚至于拿
仑之所以对俄态度宽容,很大的原意就是因为奥地利的蠢蠢欲动。拿
仑需要尽快安抚下俄罗斯,然后震慑于奥地利。
陈二宝已经颐养天年了,接替他位置的是陈启。
高彦明回到了自己座位上,所有的
报他都汇报清楚了,下面就是内阁、大都督府的重臣要员们从中分析了。
普鲁士被一
抛在了脑后,现在西班牙
才是重点。
拿
仑要侵
伊比利亚半岛,这一行径对照一下去年他和曼努埃尔戈多伊相勾结,趁着马德里发生政变而窃取了整个西班牙的权利的行为,真的是让
对他的‘个
品行’有了新的认知。
“大陆封锁令……,或许站在拿
仑的立场上,他必须制裁伊比利亚半岛。”庞振坤看着眼前的世界地图道,他看问题的角度与陈鸣与高彦明等又有不同。
陈鸣的眼睛也看着世界地图,整个世界的东方都已经被中国红给渲染,整个东方都臣服在了他的脚下;然后他再看着被法国的红色染红的半个欧洲,冥冥中的一
别样的气息在乾清宫内升起。
中法之间,东西之间……
不少
的目光随之都凝聚在了美洲。
……
广阔的欧陆都已经臣服在了拿
仑的脚下,但英国
依旧在与拿
仑为敌,拿
仑要成为全欧洲的主宰,现在剩下的唯一敌
就是英国。
可惜法国的海军不争气,就算与西班牙海军联手,战舰规模明明大过英国
,可结果还是一败再败。
当然,这一现象对于中国是有利的。法西舰队要是不败,麻烦的就是英国
了。拿
仑要是真的彻底征服了欧洲,他下一个对手就该是中国了。南美洲在拿
仑手中绝对比在半岛
手中更让中国难以拿到。
纳尔逊凭借着赫赫战功已经升上了伯爵,带领着英国大舰队游弋在比斯开湾,法兰西的海军舰队却只能保护一下自己的近海港
。这让拿
仑既愤怒又感觉到屈辱。
在陆地上,巨大的成功让拿
仑变得高傲起来,他已经有点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的意思了,他
信自己在战略和谋略方面都是无懈可击的,他是欧洲最伟大的军
,他的军团也是所向无敌的。整个欧洲在他面前都是一副钢琴的键盘,他可以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弹奏狂想曲。
但是海上的
势却狠狠地打了拿
仑的脸,他登陆英伦的计划遭到了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