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血

关灯
护眼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缘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者极为疯狂的统治者,才会拿这个群体开刀。

而这一次,虽说不是拿读书开刀,却会触动非常多的的利益。

所以,皇帝陛下有意于此的时候,必定会寻求臣下们的支持,也征询过赵石的意见,而中书那边儿,更是避无可避。

现在,显然皇帝陛下已经做好了准备,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

而读书的事,赵石向来不愿过多的掺和,但皇帝陛下却需要军们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边儿。

这事还没法跟商量,在赵石看来,这事也许会简单的了结,必定有先例可循。

但……谁知道呢,那么多的读书,寒窗苦读十数载,求的就是一个金榜题名,一旦有了变故,会不会闹出滔天波澜,谁又能清楚呢?

如果他在那个时候,身在长安,麻烦会非常的多,至于多到什么地步,还要看皇帝陛下以及中书那边儿的手段。

最糟糕的局面是,一旦事有不谐,可能就要流血,那么,谁来**刀?他赵石可能就是当仁不让的选。

杀再多的,他也未必能眨一下眼睛,但……

这就是他要领着妻妾出京游玩的初衷所在,就像当年他不愿意承担手刃太子李玄持一般,现下,他也不想一扎进这场风波之中。

不过,既然被皇帝陛下看了,他这如意算盘也就打不成了。

皇帝陛下心舒畅之下,也就不再呲牙瞪眼,立马恢复了帝王该有的仪态,慢悠悠的道着,“放心吧,朕非炀帝,若无万全之策,怎能……”

说到这里顿住了,自失一笑,道:“说起来,这科举之制,还是炀帝所立,惠及后无数,当为千载之功,然……炀帝虐,昏聩无加,以致天下大,隋祚乃绝,哈哈,这千秋功罪,真是难以辨析清楚啊。”

一旦涉及历史,赵石明智的闭紧了嘴,只听着不言语。

这就是他和读书的区别了,虽说二十多年过去,他看到的,听闻的,以及记在心里的东西并不算少。

但和真正的读书比起来,还是无法企及,尤其是在谈史之上,跟读书更是没法相比……

若是换了中书重臣在这里,或者是枢密院张承,种燧之类,大多能说几句合皇帝陛下心意的话,但赵石就不成,一说多数就要露怯,不定就让这位皇帝陛下抓住话柄,一顿嘲笑,这样的事,他是不会的。

在旁边凑趣,皇帝陛下也没有议古论今的兴致,稍稍感慨,就回到了原来的话题。

“朕如今所做,乃为社稷故,为天下故,此时卿不能鼎力相助,更待何时?卿可还记得,当年在这乾元殿内,你我君臣曾共勉曰,能同心协力,建下一个大大的基业,如今路途已半,艰难之处,不让于前,卿却存畏首畏尾之心,何也?”

赵石扬了扬眉,心道,你说的再是冠冕堂皇,却也别指望咱纳便拜,君臣同心不假,但若什么事都往老子上压一压,你当老子是低耕田的老牛不成?

就拿这事来说吧,做好了,是皇帝陛下英明,中书大臣们贤良,别说他赵石得不着什么好处,和枢密院都没多少系。

一旦坏了事儿,瞧着吧,能有几个文臣站出来担着的?还得是他赵石和枢密院,兵部的这些给擦**。

留下骂名也就随他去了,但大家都有家有业,儿成群,等百年之后,说不定就要祸及子孙,到时候,又找谁说理去?

心里这般想着,嘴上却断不会这样说。

“微臣只想出京散心,到没想到这一节,惭愧啊惭愧,陛下放心,过后臣便寻周大商量一下,多做一些布置,只是……陛下的完全之策,是不是也跟微臣说说,也好让微臣做到心里有数不是?”(未完待续。)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