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虎狼

关灯
护眼
第三节 治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虑的太平子了,再也不用把脑袋提在手上,过着朝不保夕的子了。

见到岳牧的长官后,这个平时总是笑眯眯取笑他们二的军官神变得非常严肃,他盯着刘姑娘犹豫了很久,终于摇道:“咱做不来这个,去找你秦嫂子吧。”

刘姑娘跌跌撞撞地跑到军营后面,冲到负责收敛尸体棺材的秦德东的遗孀,后者看到刘姑娘后也是满脸的沉重,伸手抚摸了一下刘姑娘的发,然后带着她走向那片新坟中。

身后又传来欢声笑语声,刚刚换岗回营的顺军士兵们毫不掩饰他们内心的喜悦:

“大顺万岁,大王万岁!”

“天下太平了。”

看着墓碑上的字,刘姑娘失声痛哭,在一片欢乐声中发出了撕心扯肺的嚎啕声,这块碑上写的是:

大顺近卫营一等军士岳牧

……

李自成和牛金星一直忙于接见投降的明朝官吏,自从牛金星在京师安顿下来以后,登门叩见的都快要把他的门槛踩断了。在总结明亡得失时,静下心来以后的李自成觉得崇祯皇帝一个生于宫、长于之手的天子政过多可能不但不是好事,反倒有不好的影响。因此李自成决定就是自己也不过多涉朝廷运转,而是让牛金星效仿明的体制,建立一个权威更大的顺内阁,全权负责内政,甚至连司礼监的披红都废除掉。

李自成送给牛金星一个扇子,上面亲笔写着内阁两个字,现在牛金星把这扇子随身携带,没事就拿出来显示给众看,投降的明朝官吏也是颂声如:“司礼监披红,留中不发,俱是前明大患,顺王一朝废之,真明主也。”

除去对内阁的掣肘,李自成还下令宫中只留下一千老弱无处可去的太监,其他数千太监一并遣散出京。

一开始李自成解释说这个是为了惩罚太监政扰国事时,群臣们还纷纷称赞顺王的英明,不过等到李自成下令停收新监时,大顺的臣子们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他们不是说太监是祸之源吗?”见到牛金星又代表群臣们来劝自己收回成命,李自成用一种诧异的语气问道:“那大顺以后不收太监了,岂不是彻底断了阉竖政的可能?”

“那大王打算怎么治理后宫呢?”牛金星冷冷地问道。

“我只有……”

牛金星咳嗽了一声。

“寡只有一个王后,”李自成马上改道:“寡没有子嗣,所以大概还会再娶一两个小老婆。”

牛金星又咳嗽了一声。

“寡还会再封一两个妃子。”李自成倒是非常虚心,别一劝就改,他转看着身边的许平,无奈地抱怨了一声:“真是麻烦啊。”

“天家就要有天家的体统。”牛金星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声。

“只有三个而已,如果三个都生不出来,那多半是寡的问题了。”李自成不顾牛金星大声的咳嗽,继续说道:“三个罢了,民间娶妾一娶就是几十个的多了去了,比如那个代明皇出征的李建泰吧,他就娶了五十个妾,也没听说他要用什么太监啊。”

“因为他是臣,不是天子。不要说天家,就是王府里,大王听说过那位王爷没有用太监的么?”牛金星冷着脸说道:“前明孝宗皇帝,就一个皇后连妃子都没有,也没听说他把太监都轰走还不收新的,大王如此行事成何体统?”

“这太监不能收。”李自成在这个问题上显得很顽固,虽然说不过牛金星但仍不妥协,他向许平投过来一个求助的眼神。

“这阉割是用在牲身上的,怎么能使在身上?”许平搭腔道:“圣之道在乎仁,阉割活乃天下大不仁之事,怎么从来不见圣门徒出来反对?”

“因为两害相权取其轻,”牛金星嗤了一声,很有“就凭你许平也能与我舌辩吗?”的意思:“天家的尊严血统,不容有一丝一毫让诟病怀疑的余地,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无聊之,他们会妄自揣度天家的事当作饭后茶余的谈资,会闹得满城风雨,会闹得天家威信扫地;而这世上还有一种东西叫野心,会有居心叵测的以此掀起事端,祸朝野天下。如果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闹得这天下血雨腥风,战不休,那才是真正的大不仁。天家的体统尊严,不是大王一家的,还是大顺朝廷的,是中华正朔的,岂能任胡闹?”

许平已经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牛金星又看向李自成,正色说道:“大王不能因为一点之仁,就置天下社稷与不顾。”

“我不管你说什么,反正我身边是不能有太监,”李自成不顾礼仪地叫道,他因为好奇去询问了一下太监的手术流程,结果听得他汗毛倒竖,遍体生寒:“尤其是新收的太监,看到他们我就会想到他们受的罪,我会做恶梦,会睡不着觉的。”李自成大叫一声:“我不能收太监,我光听听就已经被吓到了。”

“如果大王有办法制止流言,不用太监也可,”牛金星一副波澜不惊的表:“就是不知道大王有何打算?”

“可以用信得过的侍卫和仆嘛,难道牛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