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一群玩笔竿子的文官安抚下来,是远远不够的。“枪竿子里出政权”,武则天当然不知道这句原话,但她肯定懂得这个道理。要是惹毛了一个带兵的将军,一百个拿笔竿子的文官也挡他不住。
于是,让武则天付出了最多心思和努力的,还是稳住军队、拉拢军队的将领。
这其中有三个执掌不同兵权的将领,特别的突出。
第一个就是千骑将军武攸归,他现在带兵护卫武则天本
的左右。武则天任命他做到这样的大官,已是莫大的殊荣与优待。现在朝野上下都知道,每每天后出行都有一条好狗在前开道,这条狗的名字就叫武攸归。
武则天重点拉拢的第二个重要的将领,就是现在控制整座洛阳城与紫徽皇城的禁军大将,程务挺。
程务挺已是羽林卫大将军,武职基本上已经到
没什么再上升的空间,但他的散官本品仍不高。于是武则天一
气给他升了两阶,相当于少奋斗了八年。此外,武则天也不知从哪里打听到程务挺希望自己的儿子去右卫、去薛绍手下
事。不等程务挺主动提出,武则天大笔一挥,去吧孩子——把程齐之封为右卫勋一府中郎将。
但是,这是薛楚玉现在正在担任的官职。
那么为了给程齐之“挪位置”,年仅二十多岁的薛楚玉完成了一次
生的重大飞跃,从四品中郎将被提拔为从三品右卫将军,正式和另一名右卫将军李多祚一起,成为了薛绍的左膀右臂。与此同时,一同同调到右卫的还有郭元振,级别比程齐之略低一级,右卫勋一府左郎将。
这两件针对薛绍的最好兄弟与最佳拍挡的
事任命,都是武则天主动做出的。她的用意非常明确,为了拉拢薛绍这位好
婿和执掌二十万大军的右卫大将军,她不惜血本!
虽然薛绍只上任了区区的几天,但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是先帝临终遗命
托兵权的“托孤大将”。这太厉害了,哪怕是新皇帝上任之后也得对薛绍礼敬有嘉奉为上宾,因为他自己的皇位和国土都得指望着薛绍去替他保护。
所以,武则天现在真是把薛绍当成了摇钱树一样的宝贝疙瘩给哄着、贡着。薛绍负伤行动不便,她就
格让薛绍住在了贞观殿里,并让薛楚玉率领两百
锐进宫保护。
其实,这两个行为都是严重违反宫中制度的——后宫里从来只许住下皇帝一个男
,这是铁律;野战军一般不得
城,更何况是皇城之内这样的禁地。
可是因为薛绍遇刺受伤,武则天为他
例了!
不仅为他一个
例,武则天还把薛绍的兄长和弟弟两家
全都接到了宫里来住,名义是安全起见避开刺客;此外,就连借住在薛绍家里的库狄氏一家,也都搬到了贞观殿里来住。
除此之外,武则天非但同意了薛绍在掖庭当中任意挑选十八名习武的
生儿去做他的私
,还派了一百余名宦官和宫
,伺候薛绍一大家子
——这可是皇帝生前住过的地方,这种待遇别说是宰相,就是皇子也没有享受到过。
很多
都说天后对薛绍的礼遇已是“出格”,其中必然包含拉拢收买之意。但毕竟太平公主也是武则天的
,如今身怀六甲再加上薛绍有伤在身,所以武则天私下对薛绍的过份优待,勉强也还说得过去。朝臣们虽有议论,但并非特别的耿耿于怀。
但是在公事上,武则天对薛绍也是特别的重视与特别的拉拢。
薛绍的兄长薛顗至从卸任济州刺史以来,散居长安赋闲已久。但是皇帝驾崩的第五天,一纸任状就
到了薛顗的手上——任命他为司农少卿。
司农少卿是从四品的官职,而且是一个执掌实权、非常重要的官职。
在大唐的中枢建制当中,三省六部是决策与发令的机构,下面的“九寺”(或者说九卿)才是实际办事的衙门。司农寺就是主管全国农业的重要机构,司农少卿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副部长”。
大唐可是一个以农耕为立国基础的农业大国,“司农寺”的重要
自然不言而喻。薛顗此前曾在外地做过三品刺史,的确在劝课农桑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外官三品不如京官五品,这是大唐官场上的共识。现在,一直赋闲的“前刺史”薛顗一夜之间就被提拔为四品京官还负责大唐的农业机要部门,这其中的意义已是一目了然。
不仅仅是有着从政经验的薛顗平步青云了,薛绍的弟弟、还在国子监念书的薛绪,也被封为了富平县男(男爵)——他坐在家里啥事没
,被一笔赏赐砸昏了
。谁都知道,这当然不是因为薛绪的书读得特别好,读得感动了朝廷、感动了天后和宰相。
薛绍是躺在病榻上,静静的看着武则天在朝堂之上兴云布雨,看着身边的一些
平步青云或者万劫不复,他还看到很多
在千里之外张牙舞爪,还有很多
在黯然神伤茫然无绪。
薛绍心想,眼下,已经是时代走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我很幸运,我之前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我让我的岳父老皇帝充分的发挥了他的余热,才让我有了今天的地位和实力。
我也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