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走一步。
回到贝子府,她迅速换上轻便些的吉服,检查了管家们备下的招呼客
的用具吃食,已是正午了。
午饭淑宁是一个
吃地。稍稍有些寂寞。不过桐英没多久就回来了,就着淑宁的手吃了几个饽饽。淑宁问:“不是说在宫里用膳么?难道你还没吃?”桐英边换衣服边道:“在宫里当着皇上的面吃东西,怎么可能吃饱?而且那些东西我都吃腻了,不如家里的合
味。”淑宁笑笑,命
再去拿一份食物来,桐英却说已经饱了。
略经休息。小夫妻俩便赶到简亲王府去请安,说着吉祥话,讨了长辈的红包,又给了弟弟们与侄儿红包。桐英嘴甜,讨得父亲欢喜。得了不少彩
。王府里倒是一片欢声笑语,如果忽略继福晋脸色中暗含的不豫,一切都很美好。
初二那
,淑宁跟着桐英再度进宫,是婚后
一回见皇帝。康熙皇帝说了些鼓励上进、夫妻和睦地话,便赏了红包与礼物下来。一回到家。小夫妻俩便忍不住算开了。
皇帝赏下来的除了三千两的红包,还有些挺贵重的药材、香料、绸缎,还有一套御制的文房四宝,以及一张御笔亲书地“福”字。加上从其他府第处得的年礼回礼,今年的支出不算太亏,只有往宫里和简亲王府送的最贵重,另几家王府回礼的份量虽比不上送去的,也不少了。还有几家国公府地更丰厚些。两家铺子与酒楼孝敬上来的财物也很可观。
夫妻俩略算了一下,今年为过年的事。亏损的钱大概能控制在四千两之内,还算是可以接受的。淑宁暗暗叹
气,这爵位高贵些的,
子也不容易啊,光是过年的
就要花这么多了。一年下来要多少?看来她还是经验不足。往后要更用心去开源节流才行。
桐英看着她皱起的小脸,笑了:“好了。只要不打饥荒就好,这已经算是不错了。咱们都是
一回么。”淑宁笑笑,把账放到一边,让
摆了一架玻璃屏风在正堂门内,与桐英一起亲手把那御赐地福字贴了上去。
初三那天,她拉着桐英回了娘家,舒舒服服过了一天。因为心里高兴,她索
把身边的大丫环们都放回各自家去过节了,素馨她们刚领了红包,手
宽松着呢,都高高兴兴地退下去了。只有檀香因为父母都在房山庄子上,便与冬青一起留在了淑宁身边。
在大房那边逗留片刻后,一家
回到槐院,男
们自去喝酒聊天,淑宁陪母亲嫂子说着话。忽然看到门外有几个脑袋鬼鬼祟祟地,仔细一瞧,才发现是小宝与贤宁两个,还有个明哥儿,骑在小宝脖子上,三对圆溜溜的眼珠子朝屋里看。小刘氏见了,忙道:“当心别把哥儿摔着了,快放下来吧。”不过明哥儿死死拽着小宝的
发,不肯松手。
淑宁忍着笑,对他们招招手:“快过来,傻站着做什么?外
不冷么?”三个孩子进了屋,笑嘻嘻地挪到淑宁跟前,小宝轻轻咳了一声,贤宁拍拍明哥儿,然后便听到明哥儿
声
气地说了句:“过年好,要红包。”
淑宁正喝茶,立时呛住。佟氏掉过
去,拿帕子盖住脸,颤抖了好一会儿,才重新露出脸来,帮旁边笑得肚子疼的真珍与小刘氏拍背。书房里的男
听到这边地笑声,都探
探脑地问是怎么了。淑宁笑着掏了几个荷包出来,塞给他们一
一个,各戳一下脑袋:“鬼灵
,都练好了才来地吧?有多少
中了你们的算计?”
小宝红着脸低下
去,贤宁笑嘻嘻地伸出八个指
,又加了一根:“姐姐是第九个了。”真珍在旁边笑完了,喘着气道:“竹院桃院杏院都中了算计,连八太姑那边都没放过。昨儿我二哥来,愣是被他们要走了身上所有荷包,若不是我又送了些,他差点儿就要穿着一身净袍上老丈
家去了。”
崇礼订亲地那户
家,因姑娘的一位长辈去世,要守五个月孝,所以婚事压后了。年前刚刚孝满,新年时前去拜年,便是就成婚
子探
风的意思。
淑宁听了,瞧着弟弟与侄儿们好笑不已。桐英听说后,一把抱过明哥儿,道:“乖,亲姑父一
,姑父再送你样小东西。”明哥儿吧唧一声,涂了他半脸
水,得了一对芙蓉石雕的小牛,忙躲回两个小叔叔怀里玩去了。
淑宁认得那是前天桐英在简亲王府得的彩
之一,见他那么大方用来哄自己的娘家侄儿,心里泛起甜意。
她其实很想在娘家多待些时候,可惜事
有一大堆,只好吃过晚饭便回了贝子府。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夫妻二
都忙着穿梭于各王公府第,拜访请安,除了康亲王府因为老亲王病重,谢绝访客外,京中的王府他们都去过了,连几位皇子处也没落下。
去四贝勒府上时,因大伯母那拉氏相托,淑宁帮着捎了几样东西给婉宁。婉宁收下后,淡淡地道了声谢,便向四福晋玉敏告了声罪,回自个儿院子去了,让淑宁感到有些诧异。玉敏微微笑道:“前几个月,她心
有些烦躁。我请大夫来瞧过了,说不是病,只需静养就好。我想她吃斋念佛多了,心境自然会清静些,就照她的意思多送了几部佛经过去,又添了侍候的
。如今果然好了许多。大节下的,府中
多喧闹,我特地让
别去打扰她。你不必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