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凡的清穿日子

关灯
护眼
二四九、风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淑宁从别处也听到些风声,大略知道些,见桐英不肯对自己说。便招来随身侍候地天阳问了个究竟,才知道丈夫处境有多艰难。

她已经不太记得历史上的形了,只隐约记得康熙皇帝似乎很宠太子,要到相当大年纪时才把他废掉,所以现在不太可能把太子打倒。而那位太子,似乎是个行为不轨、脾气不好、又很变态的。从京中这几年的流言可知,他男不拘,这件事多半是真的。

但就算是真的。皇帝也不会对太子怎样,所以桐英才会瞒下来。虽然这种做法吃力不讨好,他如今被夹在中间,不能说出真相,却也不能漠视真相。才会这么痛苦。

然后淑宁知道在朝廷争斗的事上。自己实在帮不上什么忙,能做地。也就只有尽量让他在家里过得舒心些,心好些。她也曾绞尽脑汁帮忙想办法,却实在想不出来。当有外一脸八卦地向她打听事始末时,她一律用“流言怎能信以为真”这句话挡回去;而当面质疑桐英的做法为时,她也一直站在桐英这边;对于平里来往的桐英下属的家眷,她则是尽量用怀柔的方法,关心他们,帮他们解决困难,让那些下属不好说出难听的话来。

桐英见到她这样,反而不那么难过了。至少还有一个能够理解他,而且还是他最亲的家之一。他重新抖擞了神,再度挺胸面对外界的流言。

进了七月以后,由于淮河决堤,震惊朝廷,这流言渐渐被与灾有关地传闻盖过去。而过了没多久,简亲王一行经过长达十余天的缓行之后,终于到达了京城。

简亲王病并不严重,或者应该说是已经好转了,除了力差些,气色倒还好,拄着根拐杖,毫无行走困难。他此行南下,却是打着定居京城的主意的,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允许,并在宗府备案了。几乎在他进府的当晚,便有一个太医被派来长驻。

简亲王的家眷随行者众,除了继福晋母子四,还有侧福晋郭氏母子四、高氏母以及庶福晋王氏母子等,据说在奉天还留了几个庶福晋和侍妾、通房之类的,几个小阿哥小格格也没有跟来。甚至还有一位庶福晋瓜尔佳氏,因为临近产期,怕有个万一,也被留在了奉天。

桐英那一堆新来地弟弟妹妹们,最小的是不到三岁的小娃,最大的是十二三岁的半大少年,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因为来地太多,即使事先做了准备,仍有些手忙脚。重回京城地瓜尔佳氏则趁机数落伊尔根觉罗氏行事不周全,后者几乎咬碎银牙,面上却只能摆出一副受教的样子,到了晚上才对着雅尔江阿诉说自己地委屈。

继福晋本想趁早取得王府管家大权,却被世子雅尔江阿以继福晋还需要照顾病中的父亲为由,将权利重新回给嫡妻。继福晋皮笑不笑地忍下了这气。由于世子福晋瓜尔佳氏在奉天期间,向简亲王告状,指她将‘鞋’许给继子为妾,又欺骗王爷,欺压元福晋生前的仆,简亲王已经斥责过她了,她只能更加小心行事。

雅尔江阿却因为妻子让继福晋吃鳖,心畅快之余,重新与她亲密起来。

简亲王进京后,桐英与淑宁第一时间就赶过去问安了,此后也常常过去探望。桐英公务繁忙些,淑宁便严格遵守三天请一小安,五天请一大安的原则,对简亲王夫与其他侧室都十分恭敬,务必令他们挑不出毛病来。虽然累了些,不过看着桐英与父亲兄弟相处时的笑脸,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简亲王也曾听世子提过之前的流言,对次子的做法表示赞同。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件事真的发出来,使太子声名受损。他们还对制造、传递流言的表示了不屑,认为是有心在背后纵。

父兄的支持,让桐英更加坚定了立场。当淮河水灾的事渐渐淡出,关于太子死武官的传闻再度流传起来时,他也没有动摇。

然而有心们不会甘心就此数。随着流言传皇宫,后宫眷中也开始在私下议论此事。这时又有曝出,当銮仪卫武官得罪太子时,其实四阿哥也在场。接着便有御史上了奏折,连续弹劾了三个。首先弹劾太子行事不轨,德行有亏;接着是四阿哥为虎作伥,未能劝诫兄长;然后便是宗室銮仪使桐英,御下不严,隐瞒真相,有欺君之嫌。

此奏折一出,顿时把原本只是在暗中流传的丑闻放到了明面上。虽然皇帝抓住折中某些用词不当之处,将那御史贬斥下去,但都知道,这件事无论如何也要有个说法,不能再听之任之。

某天晚上,詹事府的一位少詹事到简亲王府探病,谈了许久。接着,简亲王与世子商量到半夜,第二天便派去唤桐英回来,说有事要与他商量。

淑宁随着桐英来到简亲王府,在简亲王面前尽过礼数,慰问了身体状况后,便退到后院去见眷们,留下桐英与父兄商量正事。

到了后院,拜访过继福晋后,淑宁前去寻找瓜尔佳氏,却有些吃惊地发现她与郭福晋十分亲热地谈着,不知几时成了密友。私下询问过后,她觉得实在很无语。瓜尔佳氏显然仍记得要为娘家姐妹寻找宗室丈夫的想法,从到达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